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17篇
综合类   14篇
水路运输   92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螺旋桨作为船舶等海上运输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和方向控制器,对船舶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螺旋桨动力学理论和结构设计的不断完善,针对船舶螺旋桨的改进技术也层出不穷。本文在传统螺旋桨升力线理论的基础上,针对螺旋桨的三维翼型剖面设计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并用该优化算法对设计过程进行功能和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42.
为了进一步准确预测海水管道携沙的冲蚀磨损,分析了湍流作用下颗粒旋转的冲蚀磨损过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冲蚀磨损理论,建立了颗粒旋转的数学模型。首先验证了双向耦合对流场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冲蚀磨损模型在考虑颗粒旋转条件下的磨损率,讨论了斯托克斯数对磨损位置的影响,分析在考虑颗粒旋转时下不同流速下冲蚀磨损过程。结果表明:考虑颗粒旋转条件下,颗粒在弯头处的运动轨迹发生明显改变,一部分颗粒在惯性力的驱动下直接冲击弯头,另一部分颗粒与弯头产生碰撞后在旋转升力的作用下环绕管壁运动,使得颗粒与壁面碰撞次数增多,颗粒获得充分发展,管道最大磨损率上升。  相似文献   
43.
《船舶力学》2004,8(2):13-15
螺旋桨升力面用曲线坐标系(s,r)表示时,用这径向和弦向来切割的曲线坐标不一定正交,在矢量运算时较麻烦,因为那些为正交曲线坐标系所建立的公式不能应用。故这里采用正交的曲线坐标系(s1,s2)。则有以下关系式: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了喷流舵模型及试验装置的设计,给出了试验数据处理及表达方法.文中三种喷口位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尾侧喷口具有更高的升力系数,在Cμ=0.20时,为常规舵的1.693~4.490倍,可望满足减纵摇高升系数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5.
对于大排水量的舰船,由于其艏部与艉部的形状差别很大,所以当船舶在波浪区域航行,沿船长方向出现波峰和波谷时,舰船扶正力矩呈非线性变化;船舶在顺水或逆水前进时,其横摇和纵倾是呈周期性的变化,其扶正力臂也呈周期性的变化。从舰船动稳性的角度出发,要特别关注船舶的摇摆参数也就是船舶的摇摆周期和摇摆幅度。因此部分舰船采用了不同的减摇系统。  相似文献   
46.
姚曙光  许平 《铁道机车车辆》2007,27(3):33-34,69
基于上海TR08磁浮列车的头部外形,设计了4种国产流线型磁浮列车头部外形。采用大型流场计算软件CFX对5种不同头部外形列车的空气阻力、升力进行计算,并对5种外形的列车交会压力波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对不同外形磁浮列车空气动力性能的分析,提出了国产化磁浮列车气动外形的流线型头部长度取6~7 m,采用单拱,并适当提高纵剖面轮廓线高度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47.
非定常螺旋桨水动力升力面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8.
陈振诚  陈昕  陈旸 《船舶工程》2006,28(4):17-21
这是一项原理性的发明,已获得22个国家的发明专利.该发明提出一种特别的船体浸湿面外形布局,可在不改变原推进系统及其推进功率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船艇的性能:船艇前进时激起水动推进力、附加水动升力和相应的水动力矩,从而大幅度提高航速和航向、横向、纵向的安全稳定性;转弯时激起水动助回转力矩和抗船体横向向心倾覆力矩,使船艇可以很小的回转半径和横向倾侧,安全迅速地完成回转;迎浪前进时激起水动反冲击力、附加水动升力和相应的水动力矩,可以抗颠簸失速、纵摇拍击和横摇摆动,使船艇平稳高速地前进,平稳安全地完成回转.应用该原理建造的小型船艇的实航试验证明了其确实具有上述性能.  相似文献   
49.
本文提出了一个对转桨升力面设计的新方法及程序。前后桨的干扰计算采用了更严格的场 干扰计算;桨叶轮廓、叶剖面型式、厚度分布有很大灵活性。更适合于低噪声大侧斜对转桨的设计。设计程序采用菜单,并自动生成前后桨三投影图。还计算了桨叶重量与惯性矩,更符合工程实用。  相似文献   
50.
董国祥 《船舶》1994,(6):58-6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助推节能扭曲舵性能的升力面理论预报方法。螺旋桨后尾流场诱导速度的计算采用准非线性升力线理论;采用定常非线性涡格法计算处于桨舵诱导速度场中扭曲舵的环量分布,进而计算扭曲舵的附加轴向助推力。扭曲舵的水动力性能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符,说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