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6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边缘云计算节点edge cloud computing node:靠近城市轨道交通业务数据源头侧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的云计算节点。云-边-端协同cloud-edge-end collaboration: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中心资源池、车站级边缘云计算节点与智能终端共同满足各种需求场景的协同工作,实现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效益优化。  相似文献   
22.
对现有船舶审图系统现状进行调研,提出了支持协同设计的辅助审图及计算管理系统,并对审图机制进行分析,结合海事相关部门的实际需求,完成了审图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在Visual Studio.Net 2003平台上开发了具有友好界面,便于操作和管理的实用性审图及计算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推进我国船舶工业信息化向深度发展,营造和谐数字化信息环境,减少"信息孤岛",发展计算机协同工作、异地设计制造和发展虚拟企业,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的资深计算机专家赵孟林研究员。  相似文献   
24.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7):160-160
为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相似文献   
2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核心片区的建设日趋复杂.规划和设计工作机制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应对这种变化,对既有的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创新,形成适应于片区型地下空间开发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协同设计软件架构,用基于组员标识和面向对象的子场景对象数据来建立工作组整体场景和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分布式计算与处理机制的协同设计方法。建立了一个新的通信层次——协同层(Collaborative Layer)来代替传统的会话层与表示层用以实现群体(工作组)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相似文献   
27.
通知     
即日起可在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协同工作平台的“知识库管理”栏目下“标准在线查询”中阅读和下载水运工程和公路工程等相关标准,使用前请下载安装Adobe Reader。同时,近期《港工技术与管理》和《港工技术信息》电子版本也已上传至该平台的“知识库管理”栏目下“港工技术”中,  相似文献   
28.
可编程微处理器在汽车领域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的发展理念,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现在大约90%的汽车革新都与电子技术有关,高性能电子器件逐步替代了原来的机械结构,为汽车上许多新的应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本文阐述了汽车发展的新趋势:以软件为依托实现汽车网络化,促使各个独立的控制器协同工作,产生许多新的功能,让汽车更加舒适、安全、可靠。[编者按]  相似文献   
29.
以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微分方程为依据,通过求解微分方程,给出了梁端弯矩作用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协同工作系数的理论表达式.通过该表达式,讨论了不同梁端弯矩比对截面协同工作系数的影响,给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
针对主流的AUV跨域无人装备协同作业模式中存在的隐蔽性不足以及定位、回收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将USSV作为中继站的USSV与AUV协同工作系统。协同工作系统采用远程控制端-基站-USSV-AUV结构,根据实际作业中各部分所在空间区域的不同,对协同工作系统的通信、控制和定位方案进行了设计,同时给出了无人艇的硬件总布置和电路系统布置,并进行协同定位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协同定位方法能够对AUV在水下的运动轨迹进行有效捕捉,且在设定时间内精度良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提出的协同工作系统可以为无人装备协同作业模式设计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