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6篇
  免费   201篇
公路运输   1275篇
综合类   836篇
水路运输   894篇
铁路运输   605篇
综合运输   9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179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51.
梁彦军 《铁道车辆》2012,50(9):11-13,1
根据CRH2型动车组的控制电路设计特点,设计了站台识别和车门安全控制电路。在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可实现停靠站台侧位提示功能及安全开启相应站台侧车门功能,还可以有效杜绝错开非站台侧车门现象。  相似文献   
152.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出库前安全检查的现状,结合相关法规、规范,国内外事故教训及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确定的车辆系统主要危险源,查找可降低事故灾害程度的应急设备;针对目前城轨车辆出库前安全检查方面的缺陷,研究编制部门具体工作需求的安全检查表,应用于列车出库前的安全检查,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3.
视频会议系统是当今办公必不可少的通信系统,在铁路中尤为重要。通过对现有铁路视频会议系统现状进行分析,结合AI技术特点,研究智能语音助手、语音与文字转化、智能语音追踪技术,以及人脸识别在铁路视频会议系统中的应用,提出AI技术在铁路视频会议中的应用建议,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铁路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54.
道岔尖轨是轨道的风险控制关键点,针对现有伤损检测技术在道岔尖轨处存在盲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铁路道岔尖轨伤损监测方法,研发出道岔尖轨损伤监测系统。系统基于伤损模式分类算法对列车经过钢轨时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实现对尖轨伤损状态的识别。现场测试数据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道岔尖轨的伤损。  相似文献   
155.
科技快讯     
《上海公路》2009,(1):I0004-I0005
桥梁PLC全监控更换系统成功运用于沪宁高速桥梁维修加固,中石化成功将温拌沥青应用于上海道路改造,高德威牌照识别装置又添新功能,英达就地热再生设备及施工技术通过交通部鉴定  相似文献   
156.
由于全部绘制出汽车电路图太大,制造厂家按汽车各种设备的功能分为多个功能块将其分开绘制,每个功能块分别用1、2、3……或A、B、C……表示。为了清楚表达线路的走向,电路图中线路一般不会发生交叉现象。如果线路发生交叉,利用连接识别号来连通相应的导线。要查找不知去向导线的连接点,必须要知道2个号码:一个是该线路上标示的所连接的识别号,另一个就是该线路的区域号。  相似文献   
157.
汽车电路是为了满足汽车行驶及其它工作要求,按一定的用线规则选用导线,并将全车所有电器设备按接线原则和功能要求相互连接成的一个完整的供电、用电系统。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电路变得越来越复杂,电路的检修也成为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本文将全面介绍汽车电路的识别与维修方法,希望能对广大汽车维修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8.
《轨道交通》2009,(3):27-27
瑞典TagMaster公司的远距离射频识别系统采用245GHz超高频率。定向性能强,抗干扰性能优异,能识别O—6米的物体,能准确识别时速达400公里的车辆,且极可靠,误读率几乎为零。TagMaster阅读器具有辨别列车行驶方向的功能,并且用户可以按照需要自编应用程序下载。  相似文献   
159.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ree therapeutic methods to find an optimal approach to the treatment of intracranial bacterial infection by retrospectively reviewing 33 intracranial bacterial infection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1995 to 2008 in oar hospital. Methods The treatments by intermittent lumbar puncture,continuous lumbar subarachnoid space drainage, and embedment of Ommaya cyst for continuous drainage from the ventricles were performed in 15 cases, 12 cases, and 6 cases respectively along with intravenous application of full dose of antibiotics. Results Nineteen cases were cured and the best prognosis was from the group of Ommaya cyst embedment and continuous drainage from the ventricles. Conclusion Management goals are prompt recogni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infection,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causative organisms and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with the optimal management methods for complications. Embedment of Ommaya cyst for continuous drainage from the ventricl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ntracranial bacterial infection.  相似文献   
160.
丁钢 《综合运输》2009,(12):57-60
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客运枢纽中视觉导向系统的重要作用及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在把握乘客心理及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必须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紧密围绕规范导向系统标准并体现各交通方式特色;充分调动导向系统的信息化识别功能;最大限度提高乘客换乘效率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对重点区域导向系统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完善,进一步探讨建立高效的视觉导向系统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