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6篇
  免费   67篇
公路运输   472篇
综合类   311篇
水路运输   421篇
铁路运输   174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针对欠驱动的三维吊艇架系统,提出了基于反步法的主动式减摆控制方法。建立了三维吊艇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反步法设计了吊艇架的减摆控制装置,和其他船用吊艇架的减摆控制相比,采用主动式减摆,结构紧凑,且对负载质量和吊绳长度不确定的情况下,依然可实现对吊艇摆动的有效抑制。仿真结果表明了该减摆控制器有着良好的减摆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田佳  刘军  王改鹏 《隧道建设》2012,(Z1):85-89
对国内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工法进行调查,综合分析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在合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庵源山隧道、凤凰山隧道、范墩坪隧道、九台山隧道浅埋偏压段,采取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利用三台阶七步法快速、安全地完成该四座隧道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的施工。根据施工过程及结果,分析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大断面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重点、关键工序、采取的相关技术措施、组织手段,为以后同类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在对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摆线轮修形所产生的相对转角进行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弓齿廓的概念,并给出了反弓齿廓的存在条件,采用"正等距+负移距"简单组合修行方法可以获得反弓齿廓.计算表明:最佳反弓齿廓可以有效地减少最大接触力和接触应力,从而提高齿面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模型下的FWD路面模量反算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荷重等级下的FWD实测弯沉盆,进而比较了实测弯沉盆在反算过程中考虑土基非线性及动荷载因素时对路面各层反算模量的影响,得出三层路面结构的实测弯沉盆基于静力线弹性模型的模量反算结果会高估土基模量,低估基层模量,并解释了原因。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铁路重载货车疲劳设计的被动局面,基于美国ARR标准,以数学手段提出了结构设计反求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静强度下的应力设计,它是根据疲劳寿命要求反求出以动载荷标定的设计应力,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寿命设计.取ARR标准中一个典型案例进行设计反求,证明了所提出反求设计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96.
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与传荷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地基承载模型出发,对脱空状况下的土基承载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Winkler地基板在脱空状况下的反分析方法,并以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中心受荷扳与边板的传荷特性为基础,提出了混凝土板综合传荷系数的计算式;结合工程实践,对不同路面结构参数的脱空扳进行多级荷载试验和模量反算,并分别研讨了不同级别荷载作用下悦空与传荷能力之间相互影响及作用机理,为路面性能评价及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孙瑞华  谈至明 《公路》2005,(6):92-95
给出了具有较高精度的两层路面结构模量反算回归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弯沉测量误差和面层厚度偏差的传递效应。最后,定量分析了FWD系统的随机误差和面层厚度误差对面层和地基模量反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邱利锐  李维朝  文斌 《公路》2005,(12):73-76
基于运用工程边坡的实测资料反算强度参数的目的,改变了瑞典法安全系数的表达公式.使其适用于较均质的土质或类土质边坡的参数反算。通过反算粤赣高速公路一个不稳定边坡的实测资料,得到了不稳定体的强度参数,通过分析反算过程的误差传递规律,给出了计算结果的误差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反算需要的条件不高,得到的强度参数符合工程实际,对于校核勘察结果和试验数据,修订边坡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为了改进后张梁曲线钢束锚固损失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钢束微段的平衡,利用变形协调条件及应力连续条件,导出了后张梁曲线钢束锚固损失的精确计算公式。在导出的精确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钢束张拉时的摩阻作用与锚固时的反摩阻作用之间的差别,指出了现行桥梁设计规范中锚固损失计算方法的近似性和不合理性。通过简支梁和连续梁钢束算例,对比了现行桥梁设计规范中的锚固损失计算方法及误差。研究结果表明:钢束锚固时的反摩阻作用小于张拉时的摩阻作用;现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简化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而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简化计算方法会导致很大偏差;按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给出的简化公式计算的反摩阻影响长度可超过精确值70%以上,钢束端部的锚固损失计算值小于精确值30%以上;从简化计算考虑,建议设计公路桥梁时采用现行铁路桥梁设计规范中的反向摩阻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在分析超深埋长隧道工程沿线地应力场时,大埋深、长洞线、复杂地质条件等因素增加了工程区地应力场的复杂性和认知难度,影响了地应力判断结果的准确性。锦屏山超深埋特长交通洞为中国埋深最大的交通隧道,最大埋深达到2 375 m、长度达到17.5 km,水压致裂法、应力解除法等常规的直接地应力测试方法仅适用于洞口等浅埋位置,难以直接测得深部的地应力数值,进而影响对整个区域地应力场的判断,客观信息的缺乏决定了要从其他多个角度去评估地应力场状态。首先借助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应力包络线,揭示了隧道周边不同位置处围岩开挖响应所对应的应力状态,提出了超深埋长线形隧道工程地应力场分析工作流程。在锦屏山交通洞工程实践过程中,综合采用宏观地质判断、现场破坏现象分析、测试成果指示、应力集中区推断等方法,对地应力场分布特征进行了评估和解译。另外,由于岩组、褶皱、构造、地形等条件导致局部地应力异常,采用非连续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结构面、褶皱2种代表性因素对局部地应力场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建立考虑了地形、褶皱和主要断层的整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利用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在现今构造挤压作用下的响应方式揭示了沿线地应力存在的分区现象,为超深埋长线形隧道工程的地应力场判断提供了更加准确便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