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47篇
  免费   1703篇
公路运输   10697篇
综合类   5028篇
水路运输   1045篇
铁路运输   7702篇
综合运输   2678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818篇
  2022年   790篇
  2021年   798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751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583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891篇
  2014年   1403篇
  2013年   1474篇
  2012年   1455篇
  2011年   1736篇
  2010年   1581篇
  2009年   1666篇
  2008年   1642篇
  2007年   1416篇
  2006年   1172篇
  2005年   1047篇
  2004年   1011篇
  2003年   851篇
  2002年   760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368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52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8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结论对于判断围岩稳定性和保证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一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介绍了围岩体内位移测量设备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对其围岩体内位移检测数据的分析,提出了隧道围岩体内位移监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62.
结合工程案例,从风险源识别及风险控制措施等方面对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的地质灾害进行定性的风险分析,并利用风险分析矩阵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等级评价。  相似文献   
963.
上海长江隧道连接通道水平冻结法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上海长江隧道连接通道冻结法施工技术,包括冻土帷幕设计、冻结孔布置、连接通道开挖支护、控制冻胀和融沉的措施等,同时对连接通道的主要技术创新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4.
文章针对石板尾隧道浅埋偏压段台阶分部法施工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隧道某一断面动态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以配合和指导隧道新奥法施工。通过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数值模拟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可供隧道新奥法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965.
文章以川主寺隧道所处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了隧道围岩变形破坏形式主要为坍塌、掉块以及剥落.围岩稳定性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碎裂围岩自稳能力差,围岩变形以弹塑性变形、松弛变形为主;H型钢拱架支护结构对碎裂围岩稳定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并通过典型洞段现场位移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966.
轴对称解对隧道衬砌水压力计算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渗流理论推导了隧道衬砌水压力的轴对称解,并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轴对称解对不同形状隧道断面与浅埋隧道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轴对称解适用于非圆形隧道断面衬砌水压力的估算;隧道断面形状对衬砌水压力折减系数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其影响大小主要由衬砌与围岩的渗透系数比值决定.对于浅埋低水头隧道,用轴对称解计算的毛洞流量Qm与数值解比较,其误差较大,最大误差为36.5%;但用来计算衬砌水压力p1以及衬砌后水流量Q1时,误差相对较小,最大误差为6.3%,特别是利用轴对称解得出的衬砌水压力值与利用数值解得出的衬砌水压力特征值最大误差仅为3.4%.  相似文献   
967.
基于Bayes判别方法,选取水化学常量组分作为判别指标,利用叙岭关隧道地区9个动态监测点的53个水样样本建立了该地区的水源判别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其回判准确率为96.23%,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工程推广能力.利用建立的判别模型,对叙岭关隧道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RQ1和RQ2的水源进行了识别,并结合其流量动态变化特征、同位素分析结果,以及1号溶洞发育位置,推断1号溶洞内两个出水点的水源为P1m+q含水层中的岩溶地下水.根据判别结果,建议1号溶洞采取“以排为主”的原则加以处治,并尽量保留溶洞水的过水通道.  相似文献   
968.
陈贵红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1):84-88,95
文章采川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偏压连拱隧道不同施工顺序下拱顶下沉、中墙稳定性及初期支护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先开挖浅埋侧时,拱顶沉降较小,中墙在施工中的稳定安全系数较大、弯矩较小,初期支护受力较大;对于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围岩变形及中墙在施工中的稳定性控制更为重要.所以,从有利于围岩变形、中墙稳定性控制以及中墙受力的角度出发,宜采用先开挖浅埋侧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69.
文章结合张唐铁路工程燕山隧道下穿公路出口段,采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研究分析了其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特性、力学响应、能量积聚及塑性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公路最大沉降量小于规范要求,围岩竖向最大变形为20 mm,水平变形为16 mm;掌子面前方挤出变形明显,最大值为38 mm;边墙能量密度集中现象较显著,位于距洞壁5 m深部围岩处;掌子面前方6 m左右围岩处出现能量积聚,为掌子面稳定关键部位: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掌子面前方、拱肩、边墙及墙脚.为此,建议对掌子面进行预加固,保证墙脚和拱肩部位配筋,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0.
文章以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2222标段工程中采用的带压开舱换刀试行方法为依托,针对NFM土压平衡盾构机的设备情况,总结出了相关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开舱前的准备工作和带压开舱换刀作业的整个实施流程及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