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82篇
综合类   157篇
水路运输   217篇
铁路运输   83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31.
浅埋暗挖施工仍然遵循新奥法原理,施工中以量测指导设计和施工。本文以北京地铁五号线蒲黄榆车站浅埋暗挖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为例,介绍监控量测信息的分析、反馈及如何指导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632.
根据传热学的相关理论,对船舶主机缸套冷却水系统的传热进行分析,给出了系统的热力动态数学模型.针对目前船舶主柴油机缸套冷却水系统惯性较大,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经常超调的特点,可以在现有的传统PID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以船舶主柴油机输出功率作为反映缸套冷却水热负荷扰动的信号的前馈控制,以减小缸套冷却水出口温度的动态偏差,并利用MATLAB仿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前馈-反馈复合控制能有效减小最大超调量和缩短调整时间,改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633.
减摇鳍升力反馈与鳍角反馈控制的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对照减摇鳍鳍角反馈控制系统,分析了升力反馈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构成,由于升力反馈控制系统避开了鳍角到升力的不确定性,不需用鳍用到波倾角的转换系数Ka,不用航速调节,浪级调节的不同作用,故此控制具有系统结构简单可行,鲁棒性好及减摇效果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34.
为改变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中督导的计划编排不及时、信息反馈滞后、统计分析不准等问题,本论文结合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化融合发展情况,阐述了教学督导信息化的实践与运用.  相似文献   
635.
636.
现有功率分配算法大多基于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SI)实现性能优化,在列车对列车(T2T)双移动端通信场景中并不适用.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T2T和车地(T2G)混合网络场景,引入CSI反馈延时,研究非理想状态时仍可保障通信质量的功率分配算法.考虑单蜂窝用户复用单T2T用户对情况,以T2G用户传输速率总和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构建多约束条件下的功率分配模型.首先,根据分步思想将非凸模型简化为最优分配功率计算和最佳复用用户匹配2个子模型;其次,利用线性规划分析可行域内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及最优值,并通过二分法求解最优分配功率;最后,筛选出可行复用对集合后,利用匈牙利算法进行二分图匹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兼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T2T通信中断概率约束和T2G用户传输速率,且可实现1.0 ms内的CSI反馈延时.  相似文献   
637.
为提高智能车辆的半主动悬架综合控制性能,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和预瞄前馈的半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首先,以8轮车为研究对象建立11自由度半主动悬架模型,设计LQR状态反馈控制器。然后,为解决状态反馈控制抗路面干扰能力弱和基于固定时序延迟的预瞄反馈控制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反馈和预瞄前馈的控制器:建立车轮运动规划模型和路面预瞄模型,计算出悬架控制系统所需的车轮规划轨迹点序号和控制延迟响应时间;以路面激励和垂向加速度为输入、以前馈阻尼力为输出,设计基于类模糊的预瞄前馈控制器,并与LQR反馈控制器一并构成所提控制器。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和Trucksim联合仿真平台,进行匀速转向工况、变速直线工况、变速转向工况和匀速直线工况下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垂向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侧倾角加速度均方根值方面,与被动悬架相比,所提控制方法在4种工况下至少降低了23.52%、13.59%、19.35%;与基于固定时序延迟的预瞄反馈控制相比,所提控制方法在前3种工况下至少降低了14.04%、8.09%、13.79%;与基于状态反馈的控制方法相比,所提控制方法在第4种工况下降低了13...  相似文献   
638.
本文提出了车门系统密封条分段线性等效方法并应用于车门系统模态预测。该方法先基于密封条材料单轴拉伸试验数据对本构模型进行辨识,然后通过有限元法计算车门关闭状态密封条各位置压缩量,将整圈密封条按照一定间隔分段并将每段等效成一个线性弹簧,结合每段密封条压缩量、CLD(Compression Load Deflection,压缩载荷变形)特性及线性刚度等效算法得到弹簧单元线性刚度,最后利用此刚度进行车门模态预测,结果表明此方法将频率累计误差降低5 Hz,MAC(Modal Assurance Criteria,模态置信准则)累计误差降低0.53。  相似文献   
639.
针对智能汽车运动过程中存在的车身姿态变化问题以及运动控制精度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线性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模糊滑模横向运动控制器。建立了包括侧倾运动的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线性化;对基于线性化处理后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滑模控制器设计,通过控制前轮转角实现了路径跟踪横向控制,并引入了模糊控制提高控制效果,本控制系统能够在跟踪过程中对车身姿态变化进行观察。仿真结果表明,搭建的基于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的模糊滑模控制器能够在考虑侧倾运动的基础上,实现路径跟踪,且构建的模糊滑模控制系统相较于传统滑模控制其横向偏差与方向偏差分别降低了7.28%和1.50%,同时模糊控制也减弱了滑模控制固有的抖振影响。  相似文献   
640.
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必须对其多个状态进行精确的控制。首先,建立了面向控制的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四阶非线性方程,并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然后,针对空气供给系统压力和空气流量的非线性和强耦合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反馈线性化理论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反馈线性化通过对空压机转速和背压阀开度的协同控制,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实现对阴极压力和空气流量的解耦;考虑空气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受到不确定性扰动,设计比例积分观测器对扰动进行观测以减少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非奇异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非奇异滑模控制的阴极压力和过氧比各误差积分均小于传统滑模和反馈线性化控制,可显著提高燃料电池空气供给控制系统精度和鲁棒性,对今后研发高精度燃料电池阴极空气供给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