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2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3518篇
综合类   2786篇
水路运输   521篇
铁路运输   1413篇
综合运输   2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51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58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1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61.
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作为给胶合板桥面施压预应力以取代以前使用的螺纹钢筋。Ф12.7 mm的GFRP筋相当于七丝预应力钢绞线。但GFRP筋弹性模量约等于钢弹性模量的1/9,因此它的预应力损失要小的多。根据4年的野外观测,GFRP筋没有明显的应力损失,木桥面使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862.
预应力束张拉顺序对锚下局部应力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通常布置有多束预应力束,在施工设计中需要考虑预应力束的张拉顺序,合理的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不同的预应力束张拉顺序下某大桥主粱被动锚固区的局部应力进行分析计算,计算结果对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63.
在众多的桥梁加固方法中,体外预应力悬索分载法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加固方法,这种加固方法改善了新旧材料之间的应变滞后现象.通过利用3根不同情况的混凝土梁进行对比试验,研究了体外预应力分载法加固后的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864.
结合湘潭二桥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检测及病害的情况,从该桥病害的原因分析出发,对该桥采用了壁可法、粘贴钢板或碳纤维布、施加体外预应力、桥面补强层加固法等加固方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65.
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压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年的现场施工和观察,从工艺、材料、设备、效果、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预应力管道真空辅助压浆技术,为普遍推广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66.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管片这一新型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介绍了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模拟计算的过程,采用不同的接头力学模型对其整环试验进行了两维模拟,在与试验结果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合适的模型参数,为预应力管片用于设计和施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7.
主要对箱梁竖向预应力筋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68.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因压浆不密实,导致钢筋锈蚀或断裂影响结构承载力.目前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桥梁设计规范已禁止使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从设计上就采用横张法。因为该方法不需要压浆.而是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横向张拉钢筋.在预留槽内直接浇注混凝土并且不需锚具而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也标志着工程技术的革新与革命。  相似文献   
869.
工程概述 沿海公路A合同洋河大桥,中心桩号为K3+143.716.桥涵与河道正交。大桥上部采用后张法20m预应力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安装,全桥共计23孔.每孔8片箱梁,左右幅备4片。  相似文献   
870.
目前,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中,大跨径预应力结构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大多采用传统压浆法进行预应力孔道压浆。这种工艺容易造成压浆不密实,从而引起预应力钢筋腐蚀,而采用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压浆不密实的问题。本文结合桥梁工程实践,对真空辅助压浆技术原理、施工工艺及在预应力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