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12篇
综合类   140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岭隧道围岩周边位移收敛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是一种特殊的工程结构体系,是处于围岩相互作用体系中的结构物,一经开挖,原有受力状态就会改变,原有力学体系便被打破。为了确定锚喷支护与围岩之间的力是否最终达到平衡,确定初支参数及二衬时间,指导施工进行隧道围岩收敛量测是重要的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从网络路由收敛这一随机过程的角度出发,通过定义路由空间,推导出了路由收敛的概率大小,以TCP/IP的RIP协议,为例对推导的有关路由收敛概率的结论进行了检查,评价了RIP协议,并提出了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的办法,给出了一类具有突变率的广义生灭过程指数遍历的一个充分条件,同时也给出了可配称条件下其指数遍历收敛速度的一个下界估计,讨论几个具体例子。  相似文献   
4.
5.
6.
对铁路用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是国发[2013]33号文件的明确要求。从盘活铁路用地资源、探索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新路和增强区位优势,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入手,研究对太原南站周边地块进行综合开发,通过分析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和背景,经市场调研提出需求规模,提出对太原南站周边地块综合开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以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为依托,详细介绍了超前周边注浆参数的选取原则,讨论了全断面注浆和半断面注浆作业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介绍了周边注浆施工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采用分析法和检查孔法对注浆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超前周边注浆加固,能有效控制涌水量,加固松散岩体.  相似文献   
8.
梁庆华 《隧道建设》2017,37(Z1):32-38
以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下穿同三高速公路隧道为例,研究新建下穿隧道与既有隧道工程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上覆公路隧道和下穿铁路隧道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并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对比,得到以下结果:下穿隧道拱顶沉降量较小,水平收敛值较大,下穿隧道立交段拱腰和边墙是需要重点支护的对象;上覆隧道在立交段下沉值变大,变化幅度为仰拱边墙拱腰拱顶,隧道中部和下部水平收敛值变化较大;受下穿隧道开挖影响,立交隧道上覆地层受力产生不均匀变化,造成扭矩存在,地面水平位移整体呈现"8"字形,立交隧道的建设对地层产生了较大的转动扰动。  相似文献   
9.
杜远港  胡珉  滕丽  喻刚 《隧道建设》2017,37(11):1424-1429
为了探究潮位变化与越江盾构隧道的沉降和收敛变形之间的关联性,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周期性分析方法,对上海某越江盾构隧道的监测数据与同时期隧道上部的潮位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1)江中段隧道在潮位变化的作用下产生均匀沉降,其波动性与潮位起伏具有近似的周期性;2)陆域段隧道沉降变化的波动性程度与河流的距离有关;3)潮位变化引起隧道管片断面的横径和竖径产生循环的收敛变形,其横径收敛变形大于竖径收敛变形。以上研究可为越江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和运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景(德镇)婺(源)黄(山)高速公路姚村坦连拱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险情为例,结合地表沉降、洞内净空收敛及拱顶下沉进行观测及现场观察,针对隧道出口段围岩失稳导致中导洞右侧工字钢严重内敛现象进行了动态预报,从而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争取了时间,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以此进一步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