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14篇
综合类   140篇
水路运输   67篇
铁路运输   89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收敛约束法理论为隧道支撑设计之简化分析方法。使用隧道收敛计测资料,借以建立隧道掘进效应函数,并依据地盘与支撑系统之组成律模式,推导在静水应力状态下圆形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解析解。采用约束损失之递增方法,利用简易试算表工具,提出模拟隧道开挖支撑非线性行为之外显分析。经由外显分析与有限元素分析之比较结果显示,相关收敛约束曲线均呈现一致的趋势。外显分析法提供了模拟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简易且直接的计算分析方法,收敛约束法理论为隧道支撑设计之简化分析方法。使用隧道收敛计测资料,借以建立隧道掘进效应函数,并依据地盘与支撑系统之组成律模式,推导在静水应力状态下圆形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解析解。采用约束损失之递增方法,利用简易试算表工具,提出模拟隧道开挖支撑非线性行为之外显分析。经由外显分析与有限元素分析之比较结果显示,相关收敛约束曲线均呈现一致的趋势。外显分析法提供了模拟隧道开挖支撑互制行为之简易且直接的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02.
郝飞  孙全胜  周晓杰 《隧道建设》2012,32(2):175-179,187
在软土隧道的施工工程中,隧道的收敛变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很多,为了能够合理地模拟隧道施工后的收敛变形,指导隧道的安全施工,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以时间和里程2个方面为出发点,对软土隧道的收敛变形进行预测。以哈尔滨市保健路打通工程为实例,证明了利用BP网络的预测结果能够很好地指导软土隧道的施工,精度更准确,对实际工程有更好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3.
结合动态系统参数识别算法(LMS)和高阶两参数并行Jacobi型算法的优点,得到一种称之为高阶DLMS方法.该方法避免传统迭代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时使用逆矩阵参与迭代矩阵的构造,避免了矩阵求逆;同时对传统线性方程组要求系数矩阵必须为方阵加以推广,具有适用范围广、计算量少等优点.同时并讨论了算法的收敛性和最优参数的选取.  相似文献   
304.
为降低高速列车振动荷载通过土体作用于在建隧道存在的安全风险,以济南轨道交通R2号线开源路站—烈士陵园站区间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在不同近接距离下,盾构机推进过程中列车振动荷载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列车振动荷载加剧隧道管片变形,随着近接开挖距离增加振动荷载影响程度趋于缓和;振动荷载加剧土体塑性变形,地面与隧道管片之间部分土体承受张拉剪切协同破坏。  相似文献   
305.
地下空间开发中变形监测的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地下空间开发强调信息化施工,在诸多施工监测内容中,结构与环境的变形监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差异沉降、地下连续墙的水平位移,以及隧道变形等监测新技术进行扼要介绍。工程实践表明,这些新技术具有精准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实现实时自动采集与数据的远程传输等共同特点,是未来变形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06.
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图像处理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和隧道变形收敛量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尝试了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隧道围岩收敛进行量测的新方法(二次比较法);编制了一套隧道图像处理系统(TUNNE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简称TIPS)。室内试验证明,本系统对距离的量测结果是可靠的,灵敏度和精度达到了相关要求。本研究成果可供有关人员在现场实用研究中参考。  相似文献   
307.
BP网络中隐含层节点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BP网络中,增加隐含层可提高BP网络的处理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隐节点的个数,导致训练时间延长.文章分析了传统BP算法的训练过程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算法,即合并或删除隐结点.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网络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08.
基于自动全站仪的围岩收敛快速量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隧道施工围岩变形量测通常用钢尺收敛计,接触被测点人工拉尺读数,效率低,与施工相互干扰,测量结果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当条件恶劣,隧道跨度大时,这种方法几乎难以进行,成为影响隧道施工技术进步的重要问题。基于自动全站仪,介绍全站仪自由设站原理,推导围岩变形监测中全站仪自由设站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提出自动全站仪单站、双站独立坐标测线法等概念和方法。根据提出的原理和方法,阐述自动全站仪隧道围岩快速非接触量测系统的组成、开发及其特点。该系统具有自动化测量、数据客观、精度高、易于操作使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09.
铁道机车车辆与其周边界面关系的几个问题,包括轮轨关系、弓网关系、空气动力学(气动力学)、轨道电路和噪声等。在轮轨关系中分析了车轮与钢轨间的粘着特性和润滑以及如何减少车轮轮缘与钢轨内侧轨角的磨耗。在弓网关系中分析了如何保持接触网和受电弓的良好接触状态即如何使接触网和受电弓的接触力变化小以及引起接触力变化的原因和减少这种变化的措施。在气动力学的影响中分析了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车辆振动增大的原因和减少振动的措施。在轨道电路中分析了如何减少轮轨接触电阻。在噪声中分析了转动噪声和结构体噪声的发生原因和数值分析模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310.
给出了一个新的子算法A,用以计算本文第一部分提出了主算法A中的“一阶方向”。由于此子算法已充分利用算法A中已有的信息,所以并没有增加计算量,这样,联合算法A及子算法A,就可以得到一个实用的可行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