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21篇
综合类   10篇
水路运输   16篇
铁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5(12):59-59
Error 950 解决方案:数据库尚未online.如果前面执行了load database命令,请执行online database命令.  相似文献   
102.
程国华 《驾驶园》2007,(1):106-108
最早的交警 1903年为了维护交通秩序,天津市街头出现了管理交通的警察,其任务是"平易道路".1905年清政府设立巡警部,并命令各地相应成立道路交通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03.
2 PID/DATA监控功能此功能可获取以下数值:输八信号、计算后的数值以及系统状态信息如表5所示。表5 PID。DATA监控表RILWSPDRl,MRR—WSPI]sqIi广OSlt一1)SC O’1 C I、_AL ^CCIMTR YAW RATF Rr乍轮转速f々感擗输人KPI J或营MPII l’eM 1 I{PM RR{轮转世传岱嚣辅A KPH或栉MPH 转  相似文献   
104.
4打印统计表 本操作打开的窗体是“dy”,它的设计如图5,窗体设有“工区各站排名”、“领工区各工区排名”、“领工区排名”、“站质量反馈表”、“工区质量反馈表”、“领工区质量反馈表”、“段问题分布”7个命令按钮来打印不同的统计表。  相似文献   
105.
陈明武 《广西铁道》2005,(3):8-9,11
探讨了在铁路既有线施工中,行车部门为保证行车安全进行行车组织的问题,提出了施工前应成立施工领导组,把好审批和安全协议签订工作,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开好施工协调会。施工中要做好调度命令的抄收下达,接发列车的办理以及应注意的重点事项。施工后的消点开通及放行等措施,还明确了施工管理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6.
1 故障现象 2007年9月4日湛江驼峰解体23021次车辆,当解体溜放至第10钩时,第11钩进2道命令消失,第11钩接收的是第12钩的命令,造成溜放车辆错进5道.  相似文献   
107.
自云南省彝良县先后发生5.7级、5.6级地震后,成都军区77215部队视灾情为命令,视灾民为亲人。根据上级命令指示,立即启动《应急救援运输保障预案》,迅速组建抗震救灾运输分队,在任务要求急、道路状况差、指挥协调难、安全隐患大的情况下,科学筹划、严密组织、密切协调、精确保障,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物资抢运任务。从2012年9月8日至18日,先后出动运输车100余辆次,累计行驶9万余千米,运送救灾帐篷5800余顶,第一时间解决了4万多受灾群众的住宿难题。  相似文献   
108.
介绍TYJL—ZQY站区一体化信号安全控制系统的系统结构,阐述基于通信命令的发送、接收单元的工作原理,总结站区一体化系统与现有自动闭塞系统相比具有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09.
为了及时收集列车的运行信息,以实现对列车、车辆的实时迫踪,在TMIS系统中对每一开行的列车,在其编组出发前,依照列车时刻表中的信息,在中央数据库对该列车建立一条初始记录,执行这一功能的命令,我们称之为“列车准备”(TRAIN CALL),AF为命令标识。本文主要介绍对AF命令的修改,以及为了及时查找列车运行图信息根据我国铁路具体情况新开发的命令F3。  相似文献   
110.
研究和分析了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中调度命令管理部分的用户需求、系统特点,并论述了在新的.net平台下,以智能客户端技术为基础,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及数据库技术,实现新型调度命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策略,并重点讨论了新系统中为了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和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