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3篇
综合类   58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5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理念,它是社会公平价值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通过对东西方古典哲学家教育公平理念的追溯,对西方社会学理论流派教育公平思想的分析,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论述,探讨教育公平理念在时代长河的演进历程,并结合时代特性探讨教育公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2.
中国去年制订了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规划,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强调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规划重点之一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藉着增加投入带动增长,改变为注重效率、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同时加快服务业的增长。“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今後国家发展新的模式、目标和任务.标志内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23.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加强党性修养,因为它能为提高执政能力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为提高执政能力开拓新视野、提供新平台。新时期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4.
韦子平 《中国电动车》2006,(10):166-167
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内需和外需、以及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财政体制改革是完善财政杠杆调节、合理配置资源、实现科学理财的有效措施和重要手段,更是直接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现状;然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改革绩效评价模型,按因子特征权重提取评价指标,客观地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绩效。  相似文献   
26.
和谐实践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一个重要基点.探讨和谐实践的科学内涵,揭示和谐实践的具体形式,分析和谐实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和谐实践研究的基本要求,这些探讨对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和谐社区建设的目标和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和谐社区建设的意义、目标和形态特征等层面入手,对南通市和谐社区的建设问题,做了一些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8.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对履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价值观的反思,其目的在于防止过分关注效率而冲击社会公平的可能性。和谐理念凸显了"社会公平、代表性、回应性、公众参与、社会责任感"等价值取向,彰显了未来我国政府执政的民主与宪政蕴涵。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的政府职能应更加侧重健全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与程序,扩大公民参与权;落实行政问责制,实现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政府对公民服务需求的回应性;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等。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认识政府办公楼的性质入手,思考建造豪华政府办公楼的深层次原因,并指出应该改变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按政府的公共服务效果作预算。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学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探讨,阐明了在全球化时代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国学现代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