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53篇
公路运输   490篇
综合类   527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289篇
综合运输   9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222.
基于云理论的路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科学评估路网可靠性为目标,认为该问题涉及到对路网可靠性的认知和表达两个方面。视路网可靠性为模糊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从而发现其理论基础同云理论有着内在联系,进而采用云理论研究路网整体可靠性的评估。根据路网综合失效的严重程度,将路网可靠性划分为6个等级,将影响可靠性的因素划分为5大类别,并采用路网综合性能模型对5个类别的影响因素进行衡量、对路网可靠性所属等级进行评判。鉴于人脑的思维是对路网可靠性认知与表达的主体,而自然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故以语言值来表示可靠性的定性概念与其定量数值之间的不确定性转换,并通过应用分析描述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223.
为满足当前高阶智能化车辆对车道推荐引导的需求,文章基于车机导航地图(SD-Map)和高精度地图(HD-Map)进行关联匹配,完成道路和车道的映射关系表达,提出了可行域空间的路网模型和车道综合推荐系数的计算规则。基于行车道路剩余距离、车道限速和车道拥堵信息,建立车辆运动学模型,使用动态窗口法(DWA)优化算法定义速度空间,建立以车道路剩余距离、车道限速和车道拥堵信息为因子的综合成本函数,通过迭代优化获得最优车道推荐列表。最后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优化结果,与基于静态地图数据推荐的车道相比,能够更加有效灵活地基于距离目的地剩余距离、车道限速情况和车道拥堵状态进行车道推荐,保证车辆当前行车速度最优。  相似文献   
224.
以路网广义容量计算理论为前提,通过对规划年路网容量的计算,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和对未来路网机动车运行状况的估计,确定规划年机动车限制保有量的预测值,从而为城市机动车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最后根据文中提出的计算模型对重庆市主城区未来机动车发展状况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25.
引入一种适用于描述局域路网出行车流分布的IO矩阵,提出了IO矩阵反推模型、求懈算法(SQP法),并对模型解和提高模型推算精度的途径进行了讨论,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显示了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26.
227.
农村公路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近年来我国各地相继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促进农村公路建设,但我国农村公路数量多,等级普遍偏低、路网密度不合理,且建设资金有限。考虑到这些因素,从农村公路路网规划指标及建设标准方面,提出农村公路的建设规划方案,为四好农村路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28.
文章针对近域旅游区主导旅游资源相似和相异并存的特点,提出旅游区"整合-竞合"发展模式(3C模式),并以大洪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组织与规划为例,提出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线路组织模式及相应的旅游公路网布局结构与交通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29.
苏州古城交通分析及改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州古城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古城布局工整、脉络分明,功能完备,迄今仍然作为苏州市区的核心地区担负着重要的城市职能。随着城市经济和机动化交通的快速发展,与国内其他城市中心区一样,苏州古城也出现了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由交通引发的问题。从分析苏州古城用地情况出发,即从道路网络的发展演化过程、路网容量、布局结构、交通流空间分布以及现有交通模式等角度研究造成现状交通问题的种种原因,并从疏解古城城市功能,完善道路设施和交通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初步解决古城交通问题的几点策略,以供缓解苏州古城交通问题和其他遇到类似问题的城市做参考。  相似文献   
230.
针对基于宏观基本图(MFD)的路网多子区协同控制未考虑各子区拥堵状态差异性及均衡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多子区状态可达一致为目标的子区边界状态反馈控制设计方法. 首先,基于路网 MFD模型建立路网多子区协同模型;进一步,基于部分变量稳定性理论,设计多子区状态可达一致的边界状态反馈控制律.在此基础上,考虑子区拥堵状态的差异性,设计了子区间的协同控制策略,快速缓解子区拥堵状态;同时,提出子区边界输入流的分配优化策略.最后,以潍坊市实际路网为背景建立仿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现子区交通流分布的均衡性,快速缓解子区拥堵状态,较大幅度地提升路网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