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18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7 毫秒
541.
蜂窝轮法是一种测量喷油规律的直接方法.应用方便,测量结果较为可靠,但测量是在大气条件下进行的,与发动机工作时的情况相比,喷油时的背压和温度都不相同.故测量结果有误差。本文分析了该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542.
柴油机燃油喷射装置是影响燃烧过程的重要因素。介绍了机械驱动式电子泵喷嘴系统的结构组成;电子泵喷嘴喷油的基本特性;电子泵喷嘴执行机构的驱动电路设计和测定喷油基本特性的试验设备。  相似文献   
543.
大众汽车公司在过去的25年内发展成了轿车柴油机制造商中的领头羊。如果说该公司当年在高尔夫Ⅰ型轿车上实际上是从零开始发展高速柴油机的话,那么今天它主要的泵喷嘴喷油系统的领域内已经成为没有竞争对手了。大众汽车公司发动机开发部领导人卡尔-汉茨·瑙曼(Karl-Heinz Neumann)博士在MTZ杂志的采访中报道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544.
2004年2月28日,一辆依维柯A40.10汽车发动机喷机油。驾驶员称:此车系1998年8月生产,2001年4月才投入运行。其间,曾在行驶2000km左右更换过废气涡轮增压器,现行驶至8547km发动机喷机油。  相似文献   
545.
546.
马卫 《天津汽车》1997,(2):18-20
以夏利轿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为例,说明了D方式电控喷射系统基本喷油时间的算法,介绍了控制参数的标定方法及开发工具。  相似文献   
547.
为了降低燃油消耗,并将PM排放物和NOx排放物控制在欧Ⅳ标准要求的范围内,同时降低发动机的自重,技术人员采取发动机废气前处理技术以求对发动机内部结构进行重大改进.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对喷油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集中在高压喷射、严格控制喷油过程和优化喷油器等方面(见图1).泵喷嘴和泵-管-嘴喷油系统当前针对发动机传统的直列式泵喷嘴系统进行改进的比较多一些,而且各公司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曼和雷诺公司采用了共轨式喷油系统;依维柯、沃尔沃采用的是喷嘴喷油系统;DAF和奔驰公司采用泵-管-喷嘴喷油系统,斯堪尼亚有的采用泵-喷嘴喷油器 HPI-喷油系统.  相似文献   
548.
通过重新构建引燃油着火模型和双燃料燃烧模型,对在不同当量比情况下,引燃油雾化、蒸发与着火的特点及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柴油引燃预混合天然气实现准均质压燃着火的引燃油喷油特性。  相似文献   
549.
当前,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已经完成了从轿车用自然吸气式与非直接喷射相结合的发动机、载货车用直接喷射发动机,到100%直接喷射与电子控制相结合发动机的转变。喷油器的峰值压力也由当时的50-80MPa增加到现在可以达到200MPa压力的泵喷嘴系统。  相似文献   
550.
根据发动机稀薄燃烧的要求,采用16位单片机MC9S12XDP512微控制器,利用其增强型输入捕捉输出比较定时器,自主开发出电控系统。采用稀燃、快燃(滚流)、推迟点火和二次喷油的可控燃烧方案,改变二次喷油比例和二次喷油时刻等参数,实现二次喷油过程的优化,在气流运动的作用下,实现了发动机稀薄燃烧复杂时序控制,明显改善燃烧过程。在稀薄燃烧发动机典型工况下,空燃比越大,二次喷油比例对燃油经济性的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