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5篇
  免费   170篇
公路运输   1372篇
综合类   756篇
水路运输   617篇
铁路运输   463篇
综合运输   67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公路泥石流水毁概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8):143-148
作为一种典型的灾害地貌过程,泥石流是山区公路重要的水毁类型之一。本文基于对西部公路沿线发育的泥石流水毁的调研,将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结构形式概化为涵洞、桥梁和过水路面。将泥石流水毁的宏观表象概化为桥台泥石流水毁、上部结构泥石流水毁、桥台基础掏蚀、泥石流淤埋桥涵、泥石流水毁路基等类型。并用新构造应力场的观点探讨了泥石流水毁发育的宏观规律,研究成果对深入研究及防治公路泥石流水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23.
为了考虑系缆墩平台和系缆墩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文章利用三维弹性有限元法和三级别架有限元法计算系缆基础中各个桩的轴力分配。根据桩的极限承载力来计算桩的入士深度。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说明它们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代声庆 《中国水运》2010,(10):211-212
文中结合安徽合淮阜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合同文件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特点,严格按照试验规程的试验方法,对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检验及分析,重点对SMA玛蹄脂混凝土抗滑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级配规律,探讨SMA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5.
本文阐述了把楼房的阳台改为凉亭的优点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26.
潜艇定深运动仿人智能综合自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潜艇定深运动过程中存在非线性、时变参数、复杂干扰的特点,在潜艇深度垂直面运动方程的基础上运用仿人智能(HSIC)、PID综合控制潜艇深度,建立深度控制的相关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HSIC-PID控制器不仅能较好的实现深度保持,对舵机的损耗也比传统的PID控制小,并且比PID控制具有更好的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27.
《车时代》2002,(7):74-74
  相似文献   
28.
黄彬 《水运工程》2006,(6):77-80
通过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可门作业区10#、11#泊位煤堆场高能量强夯加固地基试验分析,证明高能量强夯法用于沿海厚填石(土)场地进行地基处理效果明显、工艺简单、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29.
旧堡隧道地处区域性构造交汇部位,由于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断裂构造兼具压扭性推覆构造特征及张扭性断裂特征,导致岩体结构复杂,围岩破碎且承压富水,地下水赋存状态及运动规律受开挖扰动影响明显,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突水涌泥、隧道收敛变形大、初支侵入限界、二衬裂缝”等施工灾害.本文根据旧堡隧道的施工实践,总结了构造交汇区岩体结构特征,介绍了旧堡隧道在穿越构造交汇区时所采取的施工技术以及地层加固措施,对构造交汇区变质岩隧道突水、涌泥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0.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纵肋与横肋连接是受力较复杂、病害较多构造部位。选取横肋腹板空孔、纵肋内隔板设置、纵肋与横肋间焊缝、横肋过焊孔等4个主要构造细节,从受力特性、病害及其治理、工程试验、加工工艺、各国规范发展等角度,系统地汇总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与横肋连接构造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现状,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