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0篇
  免费   131篇
公路运输   855篇
综合类   427篇
水路运输   38篇
铁路运输   524篇
综合运输   20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作者根据襄渝线增建柴家坡二线隧道围岩加固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介绍了在严密监测道变形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注浆方法和综合加固措施,保证新建隧道施工和既有隧道运行安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22.
文章介绍了在祝源隧道开挖中采用光面爆破的施工工艺,隧道开挖面轮廓成型规则,岩面平整,增加围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减少支护工作量,并且加快了施工进度,是一种较好的隧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3.
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方法一般采用短台阶法施工,遵循"短开挖,弱爆破,快支护,勤量测,紧衬砌,早成环"的原则。但是对于炭质片岩隧道的施工研究还很少。介绍了炭质片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有效防止支护变形、开裂及隧道坍塌的方法,对类似隧道施工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4.
本文阐述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技术的实施内容,方法和要求;介绍了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在济晋高速公路古铜沟隧道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5.
李雪  赵宁  赵乐  郑晅 《公路交通科技》2014,(11):150-152
为了克服传统隧道围岩形变量测法观测时间长,易受环境干扰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测量方法,对隧道围岩形变进行量测。通过对隧道围岩断面上若干个观测点进行拍摄,利用图像增强、图像预处理、图像识别等研究方法,经多级图像处理,提高对比度,锐化目标边缘,使围岩观测点更加清晰,从而把重点识别目标从隧道背景中有效分割出来,然后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坐标定位比对。基于隧道围岩形变测量方法是一种与传统测量完全不同的新方法,可以快速地、安全地对围岩形变进行测量研究,为非接触量测方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6.
达成铁路新建200km/h双线段客货共线线路中,隧道穿越水平层状粉质粘土和砂质泥岩地层,其埋深一般为8m~20m。在施工中掌握隧道围岩变形情况,对大跨度隧道在浅埋段施工的安全,保证施工质量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7.
吴炜  覃伟华  罗福君 《隧道建设》2020,40(12):1775-1780
为分析铁路隧道软弱围岩大断面机械化施工经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据郑万高铁软弱围岩大断面机械化施工和普通机械化施工(台阶法)2套设计图的工程量,结合现行铁路造价标准与部分软弱围岩大断面机械化配套工艺单价分析,编制3套概算方案从工程量优化和工艺工法变化2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影响大断面机械化施工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是超前加固; 2)Ⅳa、Ⅳb、Ⅴa级围岩大断面机械化施工较普通机械化施工延米概算指标分别增长了-9.41%、10.81%和6.24%; 3)Ⅳ、Ⅴ级围岩大断面机械化施工较普通机械化施工月进尺分别提高了9.33%和22.22%,体现出一定的综合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8.
随着中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兴建,超大断面隧道越来越多,其围岩压力如何计算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托南梁隧道喇叭口段工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围岩压力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压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9.
牟宏杰 《公路交通科技》2013,(6):160-163,168
文章以某隧道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段落施工出现初支变形开裂,掌子面坍塌事件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坍塌预防及对策,并依据诸多隧道变形量测数据数理统计,明确了隧道坍塌预防应急反应区段的概念——最佳的反应时机与最佳的反应部位,以期对预防隧道坍塌有帮助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进洞口浅埋偏压段隧道施工过程三维数值分析,对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力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表明: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总体处于受压状态,受地形偏压影响,靠近山体侧围岩受力与位移明显大于远离山体侧。因隧道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合理的预加固及支护措施和施工工法,总体上围岩位移值及塑性区较小,岩体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根据岩体的力学行为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