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4篇
  免费   141篇
公路运输   758篇
综合类   496篇
水路运输   109篇
铁路运输   508篇
综合运输   10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大跨径黄土隧道施工技术及工法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陕甘地区黄土隧道黄土本身的特性,现场试验证明这种土质的隧道不适应于新奥法施工。通过分析黄土本身地质条件,对黄土隧道矿山法施工原理、技术及工法选型进行分析,供类似黄土隧道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2.
针对西安地铁黄土地层深基坑降水的特殊性要求和特殊作用,在综合分析各种降水方案的基础上,选择坑外深管井降水方案,并对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和参数进行了比选。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在同一个地铁车站深基坑针对不同的区段给出了不同的降水井布置形式,取得了较好的降水效果。并指出了黄土地区降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3.
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黄土地区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压力特征,得出荷载在衬砌结构各部分中的分担比例,本文以西安地铁二号线为研究对象,选取2组不同围岩条件的测试断面,开展现场测试工作。对围岩与初期支护接触压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及二次衬砌结构应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墙脚位置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接触压力较大,表明这二者承受大部分垂直压力;初期支护所受围岩压力随着土体强度降低而增大,且分布形式更趋于静水压力作用特点;二次衬砌作为主要支护结构承担大部分荷载,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接触压力随围岩土体强度降低而显著增大,二次衬砌在支护体系中作用也随土体强度降低而凸显;二次衬砌混凝土基本受压,拱腰及以上位置应力较大,仰拱处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34.
信息     
《铁道建筑》2012,(2):74+122+126+134
铁建十一局科技领先建黄土隧道由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二公司担负施工的大西客专12标段全长12 km,其中两宜隧道和马家庄隧道两座长大隧道就长达9 km,而且均为湿陷性黄土隧道。这类隧道的土质实际就是黄土里带沙,稳定性极差,一遇水极容易发生沉降甚至塌陷。两座隧道因此被铁道部列为重点控制工程。针对湿陷性黄土隧道的特点和施工风险,项目部首先对工程周围所有的堰塘、水池、水渠、水管、深水井、排水道等水利设施以及当地农民浇  相似文献   
35.
研究目的:5.12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震后10年内,将是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期。其中,滑坡是最为广泛、危害最大的灾害之一。正确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制,是防治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研究结论:以陇南三家地黄土地震滑坡为例,认为黄土泥岩顺层缓倾结构是此地震滑坡产生的内在因素,地处两构造交汇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内在动力,泥石流异常发育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地震波传播方向与坡体应力场方向耦合、地震波与黄土显微结构的耦合及地震波与突发地下水异常的耦合是该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针对滑坡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治建议,对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理,有效降低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促进灾后重建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研究目的:通过对西安地铁黄土隧道施工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及通过F3地裂缝穿越施工竖井出现涌水的处治,总结出一套合理、安全可行的施工处理方法,确保竖井和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为类似工程积累经验。研究结论:通过采用竖井外施做旋喷桩技术,使地下水和地裂缝涌水绕旋喷桩隔水帷幕外通过,同时采用竖井内注浆加固堵水、井内降水、分部开挖、向下外插花管注浆、竖井底混凝土封底,超前引排地下水及隧道内降水等措施,有效克服了黄土地区富水夹砂地层竖井和隧道施工涌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37.
结合新建大西铁路乔家山隧道黄土围岩超前预报实例,详细阐述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适用性、原理及操作要点。根据现场检测实例,验证其在黄土隧道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8.
李传宝 《汽车维修》2003,(10):51-51
在车辆日常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磨损和操作不当等原因,使部件产生漏油、漏水、漏气的现象,给我们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利用原始方法修理又费时费工.  相似文献   
39.
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理论和工程实际两方面,分析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的原因,提出处理方案,并给出处理实例。  相似文献   
40.
陇西地区湿陷性黄土湿陷层厚度大、湿陷等级高、湿陷性敏感.为确保高速公路路基及其构造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足、剩余沉降或潜在湿陷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均需采取措施进行处治,并应遵循以防水措施为主,地基处理和结构措施为辅,多措施综合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