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7篇
  免费   94篇
公路运输   762篇
综合类   434篇
水路运输   565篇
铁路运输   507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基于大数据环境提出考虑误差修正的两阶段船舶中间产品装配工时预测模型。从船舶设计软件中提取中间产品装配工艺信息,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模型,实现装配工时的初步预测。采集对装配工时预测可能造成影响的外界因素大数据,建立基于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算法的装配工时预测误差修正模型。两阶段预测结果相加得到装配工时预测值。实例验证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可为船舶企业完善装配工时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92.
铁路供电二次设备运维监测是针对铁路供电系统二次设备日常运行状态的监测,主要完成二次模拟量回路异常监视、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仿真在线检测、继保整定值校验等功能。运用该技术运行维护人员可有效掌控牵引变电所设备运行状态,提高供电质量,保证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93.
蓄电池组是铁路变配电所直流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经验表明,因电源点多、分布分散、人员不足且运维自动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限制,各站点蓄电池普遍存在维护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给直流系统的可靠运行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本文基于铁路变配电所直流电源蓄电池运维现状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DC/DC双向变换电路的蓄电池智能在线监护装置,在不改变原直流电源系统接线方式及运行参数的基础上,实现蓄电池健康状态监测、自动在线核容、主动均衡及脉冲去硫等功能。该技术的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站用直流电源蓄电池组精细化运维和可视化管理水平,有效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对降低蓄电池运维成本、提高铁路安全运行水平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94.
针对逆变器供电驱动装置轴承过早失效问题,文中综合运用力学、电学和润滑等相关理论,提出了影响逆变器供电驱动装置轴承过早失效及可靠性的4个方面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电蚀应力修正系数用于解决电蚀应力下轴承寿命远低于理论计算寿命的问题。影响轴承可靠性的4个方面关键因素分别为:力学冲击耦合电蚀作用、电流路径与类型、轴承疲劳寿命计算模型及计算标准体系、轴承弹性动力润滑状态方程。研究发现:力学冲击耦合电蚀应力可降低轴承寿命至理论计算寿命的16%以下;驱动装置存在3种电流路径和7种轴承电流类型,轴承在其电流密度超过0.1 A/mm2容易发生电蚀;4种轴承寿命模型对轴承可靠性计算影响较大,不同应力下计算结果会相差10倍以上;不同润滑模型会直接影响润滑油膜厚度计算,进而对电蚀程度评估产生影响。另外,电蚀应力修正系数aelectric估计值取0.16,将其应用于ISO 281标准中能有效考虑电蚀应力对轴承过早失效的影响,为逆变器供电驱动装置轴承故障分析和可靠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95.
为了获得精确度更高的桥梁有限元模型,基于静动载试验结构响应数据及参数灵敏度,采用基于灵敏度分析理论和序列二次规划法对苏通长江大桥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优化,对比分析研究模型静力位移修正优化、动力频率修正优化和联合静动力修正优化的结果。结果表明:联合静动力优化后的模型结构自振频率更加接近结构实际自振频率、参数变化更合理且结构材料参数更符合成桥阶段的变化。  相似文献   
896.
本文简述了点对点通信数据录取设备的设计原理,阐述了它的主要功能、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主要技术等,最后介绍了点对点通信数据录取设备在仿真测试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97.
据《简氏防务周刊)2000年6月号报道,法国吉亚特工业集团正在加速推进155mm系列制导弹药的研制工作。计划中的这类弹药较之现役155mm弹药射程更大,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898.
郭翔宇  曾冠雄  王琦  唐睿  杨琪  张景 《铁道学报》2021,(12):130-137
合理的抗震计算方法是隧道结构合理设计的基础.长期以来,隧道结构的抗震设计多采用地震系数法,但当隧道埋深较大时,此方法具有明显的缺陷.按照地震系数法计算时作用在隧道上的水平惯性力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与实际震害统计不完全相符.采用反应位移法及动力时程法对地震系数法的上覆地层高度进行修正,获取不同内净空最大跨度隧道结构上覆地...  相似文献   
899.
在保持梁单元模型计算效率优势的前提下,为尽可能提高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精度,提出一种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局部刚度修正方法.以某刚构体系斜拉桥塔梁连接处的有限元模拟为例,对塔梁结合局部区域分别建立精细的实体元模型和宏观的梁单元模型.基于实体元模型的自振模态频率和静载响应转角构造目标函数,采用人工蜂群算法对...  相似文献   
900.
为了研究不同本构模型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引起地层扰动的影响,本文基于FLAC3D软件,将莫尔库伦(Mohr-Coulomb,MC)本构模型以及Peck公式计算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处地层沉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Peck公式的计算结果相比,MC模型的计算结果在隧道中心线处的沉降量较小,且在远离隧道中心处的地层出现明显隆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生隆起的原因,提出由于隧道下方的回弹土体受到刚度较大的衬砌的约束,从而引起地面产生隆起的假设,并在降低支护结构的刚度条件下,证明了该假设的准确性。通过进一步采用MC模型和修正剑桥(Modified Cam Clay,MCC)本构模型进行对比计算分析,发现MCC模型计算在地表各处的沉降量与Peck公式计算结果基本吻合,均大于MC模型的预测,而且MCC模型能避免地表非真实隆起的产生。可见,相较于MC模型,MCC模型更适于软土地层浅埋暗挖隧道的地表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