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2篇
  免费   318篇
公路运输   1315篇
综合类   718篇
水路运输   96篇
铁路运输   1061篇
综合运输   25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85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81.
针对混凝土路面改建设计中脱空变形 ,提出了以面板边缘主点弯沉等控制的承载能力评定指标 ,通过实体工程注浆整治措施的观测 ,分析评价了注浆效果及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982.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近年来大量盾构隧道工程的兴建,盾构法施工技术也逐步趋于成熟和完善.文章结合工程实际,就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83.
沉井下沉中对土体的挠动可能引起附近高压铁塔桩基的不均匀沉降,为保证铁塔安全,采用钻孔压注桩和注浆布袋桩构筑成防渗帷幕墙,将土体的挠动范围限制在塔基一定的距离之外。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注浆布袋桩这一新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84.
桩底压力注浆工艺实现了岩土加固与桩基工程的有机结合。现场进行了4根持力层为砂卵石注浆灌注桩和2根非注浆桩的静载压桩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桩周附近的侧阻与端阻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注浆桩将具有强劲的后继端阻和侧阻。  相似文献   
985.
深圳前海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过程中,由于紧邻该工程西面是一直在运营的深圳地铁前海湾地铁站,涉及深圳地铁11号、5号、1号线三线换乘,同时枢纽基坑工程与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地铁站共用支护桩,深圳地铁11号线前海湾站基础为桩基础,深圳地铁5号和1号线前海湾站均为筏板基础。经过研究枢纽基坑和原深圳地铁11号、5号、1号线前海湾站结构型式与地质条件,设计单位考虑地铁保护措施,总包单位基于枢纽深基坑开挖对地铁保护实施措施,深基坑开挖工艺与基坑降排水,深基坑土方开挖预判地铁风险分析和防范,总包单位针对地铁保护结合原设计提出的建议和措施,以及基坑施工全周期地铁和基坑监测数据。实践证明,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到正负零结构封顶全过程,深圳前海综合交通枢纽深基坑和运营的深圳地铁11号、5号、1号线车站及轨行区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86.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需要,大量高等级的铁路即将投入建设,由于受到设计时速和地形的限制,大量的铁路地下工程需要穿越原来被认定为"施工禁区"的地段,建设者将面临更多的施工难题.宜万铁路齐岳山隧道F11断层横穿隧道长度253 m,规模极其宏大,断层带由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断层泥组成,胶结松散、岩体破碎,稳定性极差.现场超前深孔钻探实测单孔最大涌水量为1 800 m3/h,最大水压力2.6 MPa,高压富水的存在使断层施工难度更大.针对F11高压富水断层,将注浆法与冷冻法在安全可靠性、工法适应性、计划工期和经济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比选,最终决定采取注浆法.通过现场试验与实施,顺利地完成了F11高压富水断层的注浆堵水加固,保证了隧道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987.
新大瑶山隧道穿越砂岩段揭露一高压出水点,出水点压力为3~4 MPa,流量为430 m3/h左右,水头喷射距离达47m,在突水治理中采取了引排水、施作止水墙、顶水注浆和全断面帷幕注浆综合技术措施,成功地封堵了高压突水,取得了理想的技术经济效果.文章介绍了新大瑶山隧道的工程概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涌突水情况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88.
武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超浅埋地层矿山法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武昌段区间隧道以矿山法施工为主.其中虎泉至名都站区间隧道存在240 m左右的超浅埋段.洞顶覆盖层厚度基本均小于1倍洞径.且上覆地层为人工杂填土和粘土,人工杂填土层发育有上层滞水.根据超浅埋段地质条件和注浆试验结果,采用了地表注浆、分台阶预留核心土、双排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钢格栅加强支护、喷混凝土封闭成环、回填注浆等整体开挖施工方案和支护措施.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及周边建筑物的变形满足相应的控制标准,有效地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89.
为了给现有的"白改黑"公路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提供可借鉴的依据,通过佛开南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实践,介绍了高速公路"白改黑"路面改造过程中针对反射裂缝、刚性基层强度不足的补强措施,其中着重介绍了高聚物注浆技术在路面病害处治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0.
牛斌  韩聪聪  郭婷  曾德光 《隧道建设》2020,40(Z1):314-320
为研究粉细砂地层单层暗挖车站柱洞法施工时地表沉降规律,采用注浆试验、数值分析与现场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并通过分析柱洞法在粉细砂地层设计及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粉细砂地层单层暗挖车站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 1)注浆加固对粉细砂的含水量、黏聚力、内摩擦角、压缩模量均有明显的改善; 2)粉细砂地层柱洞法施工地表沉降大、沉降槽宽度大; 3)柱洞法施工时存在施工空间狭小、边跨施工沉降量大、综合接地施工困难等问题; 4)优化后的单层暗挖施工方案具有沉降量小、可机械化施工、节约工期、施工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