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5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3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地震波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当前桥梁地震时程反应分析中,只重视计算方法、计算模型的研究,忽视输入地震波的情况,研究了进行时程分析时,确定输入地震波的原则和方法,推荐了3种比较合理的方法来确定时程分析中所需的地震波。  相似文献   
102.
以《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 87)规定的三类场地划分为出发点,提出了12 条适合于对结构进行动力反应分析的实际地震波。编制了生成拟合标准反应谱和进行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两种人工地震波的计算机程序,总结了地震波的选用原则,提出了选用地震波时的建议和注意点。从一典型的铁路桥墩地震时程反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3.
刘四德 《路基工程》2018,(3):199-203
地震波反射或散射原理的成像技术是山岭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基于Tunnel Seismic Tomography(TST)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以厦门北动车所新建刘塘隧道左洞为应用背景,阐述了TST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与数据后处理。结合刘塘隧道的区域地质分析,根据地震波偏移图特征和围岩波速分布,准确给出了预报范围内的围岩分级,并预测了掌子面前方的断层位置。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空间性地震动中的行波效应对某自锚式悬索桥的动力响应影响,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研究背景,首先确定了符合悬索桥桥址场地特性的抗震设计反应谱,并以此作为目标谱.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将目标反应谱转换为当量的加速度时程曲线作为大跨度悬索桥抗震分析的地震动输入.根据地震波视波速的离散性选取400 m/s,800 m/s、1 200 m/s和1 600 m/s来考虑行波效应对大跨度悬索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视波速小于1 200 m/s时,桥塔塔底剪力随着视波速的增加而增加.视波速大于1 200 m/s时,1号塔塔底剪力随着视波速的增加而减小,2号塔塔底的剪力则在增加.考虑行波效应时,桥塔的弯矩随着视波速的增加而上下波动,但与一致激励情况相比,1号塔塔底处弯矩响应值在一致激励情况下得到的弯矩值处上下波动,2号塔塔底处弯矩一直小于一致激励的弯矩值;桥塔塔顶位移受行波效应的影响较大,其塔顶最大位移响应是一致激励的2倍.大跨度悬索桥抗震设计考虑行波效应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5.
高墩连续梁桥因为其桥墩比较高,对抗震性能有很高的要求。该文以某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全桥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地震波组合下的动力响应时程分析,很好地分析结构的位移、内力及时程响应。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波动法和振动法的计算原理和使用方法,用这两种方法计算人工地震波,分析两种方法的区别。结果表明:波动法和振动法的计算数值和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波动法可以反映波动传播的时间效应,振动法不能反映波动传播的时间效应,但振动法计算步骤简便,精度可以满足要求;建议在地下结构动力分析中使用振动法。  相似文献   
107.
新安江电站大桥的动力特性和三维地震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安江两等跨箱形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特性分析 ,并用实桥脉动测试结果进行校核 ;在此基础上运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相结合 ,计算分析该桥的纵向、横向和竖向地震响应。分析结果对于改进该类拱桥的结构布局和构造设计 ,评价桥梁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基于有限单元法,计算沈阳公和立交斜拉桥动力特性,并对其进行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抗震性能良好,地震荷载不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09.
结构抗震设计中地震动输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抗震设计中往往只重视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的研究,而忽略输入机制的情况,总结设计反应谱和时程分析中输入地震波和随机分析采用的地震动输入机制的主要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介绍、评价以及前景预测,使设计人员在抗震设计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佳的输入机制,以满足抗震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0.
以地表爆破为振动源,通过控制不同的炸药量和爆心距来模拟不同强度的地震波,并利用工程地震仪实测振动源附近的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滤波和分离处理得到代表性的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建立数值模型并加载监测到的速度时程曲线,以此来模拟爆破地震波对隧道衬砌不同断面不同部位的动力作用,并来探讨爆破地震对邻近隧道的影响范围和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