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55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针对桥梁减隔震设计中地震波需求较多的问题,采用Python语言开发了与公路桥梁抗震规范匹配的人工地震波模拟程序,从计算原理、参数取值、计算流程、程序实现方面进行介绍,并进行验证。地震波产生的原理为三角级数迭加法,按实现过程分类,可分为两步法和一步法。两步法指先合成平稳地震波,然后乘以强度包络函数得到非平稳地震波;一步法指利用相位差谱形状与地震波包络线形状相似的性质直接生成非平稳地震波。两种方法都利用了强度包络函数,差异在于相位角的取值不同,两种方法对反应谱的拟合精度均可达到90%以上。两座实际桥梁的计算结果表明:合成的人工地震波用于时程分析所得到的墩底内力和墩顶位移与反应谱法分析得到的结果偏差较小,符合规范要求,人工地震波程序可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92.
文章介绍一种新型的空间地震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与系统,该系统采用"角度+位置"偏移的联合体系,通过空间多分量、多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该方法结合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说明三维空间地震勘探在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巾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文中介绍了路基地震波法病害探测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技术的具体应用,指出运用地震波法探测路基可为准确评价路基稳定性和处治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地震波作用下分离式路基的动力响应特性,结合现场钻孔资料,以标准断面的分离式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二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非关联流动法,建立2幅坡脚距离分别为5,10,15和20 m的路基模型。通过施加50 a超越概率2%,10%和63%的地震波,得到分幅距离变化对路基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表面的Mises应力值大小受坡脚距离变化影响较大,对天然地表与坡脚影响微小,而对剪应力S12值大小的影响规律与此相反;随着坡脚距离的增加,路基表面与天然地表的水平峰值位移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在10 m坡脚距离的参考点水平峰值位移出现极大值。研究结果为青藏工程走廊内的路基选型布线与抗震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5.
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是新建隧道施工工程中的重要工序。目前国内外采用的长距离地震波法超前探测技术数据采集方式单一,工程适应性差,工作效率较低,预报效果差。在地震波波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隧道施工空间情况,提出了三维地质预报技术,建立了隧道三维预报观测系统,选取锤击法作为激振方式,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应用。为隧道、地铁等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96.
97.
爆破开挖施工是目前山岭隧道施工的主要方式之一,爆破地震波对山体稳定,尤其是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安全稳定研究至关重要.依托千枚岩小间距隧道工程,开展了爆破开挖围岩地震波传递规律和对既有隧道影响的现场监测与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千枚岩小间距隧道Ⅳ级围岩段的最大地震波波速为13.03~19.54 cm/s,V级围岩为5.53~11.05 cm/s;在给定药量和设计波速条件下,千枚岩安全距离至少应在12 m以上;在施工期间与爆破开挖面对应位置的既有隧道前后方约2.0倍洞径范围内应是重点观测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98.
山岭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抗震性能,是近10年来国内外工程界及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直接模拟与再现地震作用下围岩与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是研究其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山岭隧道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从对象与目的、相似理论、相似材料、模型制作、地震波选取等5个方面,系统地论述国内外山岭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现状,同时也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中输入地震波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当前桥梁地震时程反应分析中,只重视计算方法、计算模型的研究,忽视输入地震波的情况,研究了进行时程分析时,确定输入地震波的原则和方法,推荐了3种比较合理的方法来确定时程分析中所需的地震波。  相似文献   
100.
以《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J111- 87)规定的三类场地划分为出发点,提出了12 条适合于对结构进行动力反应分析的实际地震波。编制了生成拟合标准反应谱和进行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两种人工地震波的计算机程序,总结了地震波的选用原则,提出了选用地震波时的建议和注意点。从一典型的铁路桥墩地震时程反应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