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7篇
  免费   126篇
公路运输   1136篇
综合类   523篇
水路运输   805篇
铁路运输   460篇
综合运输   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摩托信箱     
《摩托车技术》2004,(7):50-51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摩托车修理工,通过贵刊学到不少摩托车发动机维修方面的知识。现有几个问题向您们请教,盼望得到圆满的答复。谢谢!a)我经常维修国产CB125T款双缸摩托车,在调整配气正时过程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时第1个正时螺钉装好后,装配  相似文献   
62.
依据道路线路设计成果计算出道路模型与地形模型的拼合交线,用设计点(特征线)数据替换拼合交线内的地形点(特征线)数据,形成道路建模所需的原始点集和约束边集。针对原始点集采用逐点插入算法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将约束边嵌入初始三角网中,由此得到外观与内部拓扑关系均为整体的道路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63.
CNG/柴油双燃料车用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YZA102Q柴油机改装的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燃用双燃料和纯柴油两种情况下的对比试验。对C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THC、CO、NOx和烟度的排放特性,以及空燃比、引燃油量、喷油提前角对双燃料发动机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4.
电动助力转向系对汽车角输入响应影响的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新蓬  杨树 《汽车工程》2004,26(3):314-318
详细地分析和推导出了具有不同控制方式的EPS系统的传递函数,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定性地说明了EPS系统的控制方式和结构参数对汽车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瞬态和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坡上起步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葛安林 《汽车工程》1998,20(3):150-155,164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坡上起来的控制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针对坡上起步辅助装置的应用,对起步阻力辩识和离合器工作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制定了坡上起步的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6.
我部一辆1491型斯太尔汽车(发动机型号为WD615.67)在正常行驶时排气管突然排出大量白烟,发动机转速随之下降并熄火,重新起动不着车.  相似文献   
67.
《世界汽车》2005,(9):113-113
何谓竹炭,采伐后的竹材经烟熏气干后以4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窑炭化烧制成的产品称为竹炭。竹炭的最大特性是分子的结构呈六角型,质量坚硬,细密多孔。那么竹炭干什么用竹炭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主要用于吸附臭味与化学物质,市面上的产品主要有:竹炭汽车座垫、竹炭汽车保险带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西南地区某大桥岸坡坡体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特征为地形坡度较大、坡高较高和坡体物质以粘土为主及坡体底部的古溶洞的存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这些因素对该大桥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对西南地区岩溶区修建公路或铁路桥梁的岸坡稳定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9.
70.
为了寻找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减小坝头局部冲刷的最佳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文章在双丁坝布置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第二、三个丁坝的间距,第三个丁坝的挑角、透水率、长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各单因素与第三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回归方程。再从每组单因素试验结果中选择最佳试验水平,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4个单因素对第三个丁坝坝头冲刷坑深度的影响为:丁坝长度>丁坝间距>丁坝透水率>丁坝挑角。水力插板透水丁坝群减小坝头局部冲刷的最佳设计参数和布置方案:第一个丁坝长度,第二个丁坝长度,第三个丁坝长度与河宽的比值分别为0.25、0.21、0.21;第一个、第二个丁坝透水率为30%,第三个丁坝透水率为20%;第一、二个丁坝间距与第一个丁坝长度的比值为3,第二、三个丁坝间距与第二个丁坝长度的比值为2;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丁坝挑角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