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5篇
公路运输   121篇
综合类   122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系统总结了嵌挤式混凝土块路面各结构层的结构特性,为正确建立该路面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2.
局部软基的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电白至湛江高速公路建设实践,介绍了采用土工格网结合砂沟、砂垫层综合处理软基的作用机理及其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173.
本文对塑料排水板配合沙垫层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工序进行了详细说明,以及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4.
根据多年的房屋设计实践和配合施工经验,对房屋砂垫层的应用、设计与施工方法作了简要总结,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5.
国外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计算方法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荷载传递与分配、加筋垫层格栅的张拉力和路堤横向滑移3个方面介绍英国、日本、德国和北欧规程(手册)中有关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的计算方法。分别采用这些计算方法对两个算例的加筋垫层格栅张拉力进行计算,发现计算结果相差较大。不同方法计算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各规范对拱效应、作用于桩间垫层上的荷载、垫层加筋体张拉力等的计算方法差异较大。建议结合我国铁路建设工程实际,对现有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和有计划的研究,建立我国自己的加筋垫层桩支承路基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6.
遂渝线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为实现无砟轨道铁路路基严格工后沉降的控制,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首次采用了桩-网结构路基方案,其工作机理及其承载特性需要研究。研究方法:采用数值计算分析、离心模型试验、室内循环加载动态模型试验、现场实验等方法对无砟轨道桩-网结构路基承载特性、工作机理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基于试验研究研究成果,就桩-网结构路基定义、工作原理、设计技术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基于试验研究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桩-网结构路基定义、工作原理、设计技术。研究结论:桩-网结构路基具有竖向沉降变形小、变形稳定时间短的突出优点。桩-网结构可用于无砟轨道铁路深厚软弱地基加固、已建土质路堤的加固、无砟轨道道岔区等特殊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177.
分析讨论了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稳定性作用机理,总结了目前加筋垫层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并采用原规程法和规范中的新方法对一项现场足尺破坏试验和5项海堤工程实例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土工织物加筋垫层可以约束堤体和地基土的侧向变形,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提高边坡的整体稳定性。采用分担系数的方法计算边坡稳定与实际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178.
以江汉平原某开发区城市道路工程为例,根据地质条件,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工期要求、建筑材料、工程成本等因素,结合城市道路特点,经过技术经济比选,合理确定软土路基处理方案,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9.
通过变更砂砾垫层为石渣垫层的实例,论证了公路路面中的垫层材料要因地制宜,既要考虑工程质量,又要考虑工程造价和工期。  相似文献   
180.
本通过一具体实例,介绍不同地质、不同结构部位进行软土地基综合治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