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411篇
综合类   289篇
水路运输   212篇
铁路运输   121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1 毫秒
811.
针对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不同的规范标准推荐了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这些方法本质上是相似的,其设计过程中要求至少有一个参数固定(比如再生料的用量或新沥青的粘度).目前的研究正在尝试一种改进方法,使之不需要固定任何参数,然而在有一个约束条件时,又有足够的灵活性.在线性规划法辅助下,这种方法能够处理某一个整体目标的问题,比如材料成本的最小值,或再生材料的最大利用率等.这种方法把比例问题看做是一个整体,因此可以不受混合料配合比例计算次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12.
断面形状对隧洞围岩位移和应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圆形断面、矩形断面、直墙式断面和曲墙式断面形状隧道开挖在III级围岩中的位移和应力集中分布规律。圆形断面隧洞围岩位移最小,应力集中系数最小,塑性区厚度最小,应力集中系数最大点距洞面的距离最大,即支护结构受到的围岩压力最小;与圆形断面隧洞相比,曲墙式隧洞围岩位移、应力集中程度和塑性区仅次于圆形隧洞,曲墙式断面是合理的隧洞断面形式;矩形隧洞围岩位移、应力集中程度和塑性区最大;直墙式隧洞围岩位移、应力集中程度和塑性区仅比矩形隧道略小,与矩形一样,直墙式断面是不利的隧洞断面形式。  相似文献   
813.
魏宪田 《交通标准化》2009,(13):200-202
试验研究发现,粘质粉土的标准击实曲线呈双峰特性,压实性能较差,压实后的干密度和压实系数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故不宜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通过标准击实试验、静力压实试验,系统地研究粉质土的动、静力学击实性能,明确粉质土的工程特性.并最终得出粉质土的静压力和压实的难易程度与颗粒级配以及液限等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14.
考虑细粒含量和含水率的影响,开展高速铁路路基粗粒土的动静力力学特性试验,分析不同静荷载和围压作用下粗粒土填料的变形和强度演化特征,研究循环动荷载作用下粗粒土的动应力-动应变特性及累积塑性变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较高时,细粒含量、围压等因素对粗粒土强度影响不明显,含水率较低时,细粒含量10%的粗粒土配比效果最优;动...  相似文献   
815.
为明晰线弹性模型与非线性损伤塑性模型在无砟轨道不同状态下的适用范围,研究层间离缝纵向扩展过程中轨道板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损伤萌生扩展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空间实体模型,以不同累积概率不平顺状态下的扣件支点压力作为荷载激励,分别采用线弹性模型与非线性损伤塑性模型描述轨道板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对比分析整体轨道板在2种本构模型下的受力状态,分析其在轨道板-CA砂浆层层间离缝状态下的动力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轨道结构正常状态下,各累积概率不平顺状态下的轨道板纵、横向拉应力水平较低,可采用线弹性模型简化计算;层间离缝状态下,轨道板上表面将承受较大拉应力而使轨道板受力进入塑性软化阶段,此时可采用非线性损伤塑性模型描述轨道板损伤的萌生、扩展过程。10%~90%累积概率不平顺状态下,轨道板损伤萌生所需离缝纵向长度处于820~890 mm之间,99%累积概率下仅需580 mm。轨道板损伤首先产生于第2组承轨台周围的轨下对应区域,随离缝纵向发展同时向板中与板边扩展直至贯通;轨道不平顺状态越差,轨道板损伤萌生与达到最大拉伸损伤所需离缝纵向长度越小。损伤所产生的塑性...  相似文献   
816.
本文提出了对粘塑性统一本构方程的隐式欧拉积分进行牛顿一拉夫森迭代的数值积 分方法.推导出该数值积分的统一迭代格式;给出自动选取步长以及迭代收敛的准 则;并对卜。uer的统一本构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该法不但非常有效地克服了由于常 微分方程组的刚性带来的数值困难,而且还易于控制数值误差。计算结果表明:本文 所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817.
用罚函数方法建立了用于大变形轴对称冷分析与模拟的刚塑性有限元计算模型,讨论了初始速度场的产生,边界摩擦模型,刚性区的处理以及大变形下有限元网格的调整问题,对几种典型的轴对称挤压进行分析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或实际加工情况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818.
为确定隧道锚与隧道上下毗邻协同施工最佳的施工工况,依托翁开高速四坪隧道工程,利用数字模拟手段对围岩竖向位移、塑性状态和初支内力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三种不同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塑性状态和初支内力的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先施工主隧道再施工隧道锚,围岩的竖向位移最大;当采用先施工隧道锚再施工主隧道时,围岩的竖向位移最小还能有效减小塑性区范围,随着土体黏聚力的增大总体位移值和塑性区范围减小;上、中台阶支护连接部位内力较大,因此,应适当采取初支加强措施,保证在施工阶段支护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19.
降粘型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降粘型改性沥青具有独特的改性机理,与其他聚合物改性沥青相比.不仅软化点明显提高,针入度指数显著增加,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动稳定度比基质沥青提高了4倍;而且施工温度较其他聚合物改性沥青降低20~30℃,较基质沥青降低10~20℃;在掺入量为3%~5%时,搅拌时间仅为2min;制备工艺简单,不需特殊设备。  相似文献   
820.
利用沥青常规试验和动态力学试验测量了3种基质沥青与15种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后流变性能的变化,表明常规试验能够描述基质沥青老化对流变特性的影响,但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评价却显得力不从心。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显示,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后流变性能与基质沥青相比有着不同的响应:EVA改性的沥青老化后的流变性向基质沥青转化;而SBS改性沥青的变化与共聚物分子结构的分解有关,使SBS由高分子共聚物降解成为低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