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409篇
综合类   289篇
水路运输   207篇
铁路运输   118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理论研究中,轴向冲击下薄壁圆管的力学特性一般都是采用结构有效利用率和紧致比两个无量纲比值来研究的,由于忽略了圆管的尺度效应,故这种处理过于简单.为使问题处理得更好,这里应用非线性有限元技术,对薄壁圆管受轴向冲击载荷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紧致比相同而中径和厚度不同时的动响应力学特性及吸能特性,并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圆管的尺度效应.  相似文献   
92.
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是一种超高强度先进汽车用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采用井式盐浴炉模拟了Q&P钢的热处理工艺,并对其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Q&P钢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强塑积可以达到32016MPa%。其微观组织主要由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残余奥氏体呈膜状分布。残余奥氏体在组织中起到了相变诱发塑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94.
基于粉末烧结材料广义塑性理论,确定了圆柱体粉末烧结材料镦粗和复变压变形的力学规律和致密规律,并导出了相应变形力、工件密度和尺雨计算式,为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加工技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潜艇高压空气瓶设计制造方面情况,提出了按塑性力学和极限设计理论进行潜艇高压空气瓶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96.
1.滑油粘度变化试检法。用同样直径(1cm左右)和长度(30cm左右)的玻璃管二支,一支装入新油,一支装入在用的滑油。装满至留0.5cm左右空隙,封严后,在同温度下,同时倒置过来并同时按动秒表,计准两管中气泡上升至顶部所需时间的秒数,如两者相差超过1/4时,即应换油。  相似文献   
97.
根据大(理)丽(江)铁路禾洛山车站隧道实际工程,对大跨度铁路隧道(洞口段跨度20m左右)施工过程的塑性区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有限元数值分析。分析在隧道不同施工工序中塑性区的分布形态,通过大跨度隧道塑性区的分析,指出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危险区域,指明围岩支护及监控量测的重点和难点,为大跨度隧道的施工提出警示信息。研究成果对大跨度铁路车站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
弁山隧道加固方案的三维数值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弁山隧道危险地段开挖后加固前围岩的位移、受力及塑性区的数值分析可知:在未加固前隧道处于极其不利的受力状态,位移量、塑性变形及塑性区域均较大,围岩的自承载能力低,必须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在加固前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加固措施再次进行的数值分析表明:加固后隧道受力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隧道处于稳定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99.
针对内蒙古地区改性沥青应用特点,为研究短期老化作用对两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橡胶粉改性沥青(CR)、SBS改性沥青流变性的影响,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分别对两种沥青原样及经旋转薄膜烘箱老化(RTFOT)后的沥青试样进行动态剪切试验和重复蠕变恢复试验,通过对流变参数复合模量G*、相位角δ、以及动力粘度η的分析,研究了两种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流变学特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各沥青试样的微观结构形态进行观察,从微观角度揭示了不同沥青性能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短期老化作用使沥青变得硬脆,且可以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变形恢复能力;短期老化作用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较对CR改性沥青大;短期老化使沥青的抵抗流体流动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改性生物沥青的常规性能,对其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试验,考察生物沥青与改性沥青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各性能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青与改性沥青混合后,其针入度值随着改性沥青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对改性生物沥青进行温度稳定性分析可知,两种生物沥青本身高温性能就好,当与改性沥青混合后,软化点降低,影响高温性能;生物沥青与改性沥青混合后,其延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改善了生物沥青低温下硬脆的缺点,特别是SBS改性沥青和SBR改性沥青作用最大.并且随着改性沥青所占比例的增大,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