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0篇
  免费   192篇
公路运输   2161篇
综合类   1559篇
水路运输   582篇
铁路运输   642篇
综合运输   25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54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21.
采用分析软件Bisar3.0计算分析仅有荷载作用下大粒径沥青碎石与普通沥青混凝土作下面层的力学行为,说明大粒径沥青碎石作为下面层的优越性。通过分析在温度和荷载耦合作用下不同粒径的大粒径沥青碎石路面结构的应力应变规律,推荐力学性能较优的大粒径碎石下面层。  相似文献   
822.
结合神府高速公路工程实际,总结HTC-08型透层油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对比基层施工早期1 d内洒布与成型7 d后洒布的路用效果,并与煤油稀释沥青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HTC-08型透层油施工工艺简单,层间粘结效果良好,基层成型1 d内洒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23.
以内蒙古呼包高速4改8扩建工程为例,介绍厚层(34 cm)水稳碎石底基层一次性摊铺碾压成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通过施工实践,总结出厚层水稳碎石压实成型工艺及现场评定(灌砂法)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24.
对建筑物合理的进行加固处理,使得加固后的建筑物既能节省开支、又能够达到保证安全使用的要求。主要介绍了地基与基础工程处理、主体结构加固、建筑的加层改造、火灾后加固维修等领域各种加固方法的原理、特点、适用条件,以根据工程情况具体选用。  相似文献   
825.
齐明 《北方交通》2012,(6):57-5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已经成为了我国高速公路路面结构的主流模式,但是半刚性基层容易产生开裂,并逐步向面层扩展,形成反射裂缝。设置应力吸收层可以有效地减缓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根据应力吸收层的功能特性,同时引入美国Superpave配合比设计思想,对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826.
程毅 《北方交通》2012,(4):38-41
由于旧路面板与应力吸收层材料性质存在很大差异,层间粘层油种类及其用量大小、垂直荷载、温度条件等因素对其界面状态影响较大,利用课题组自行研制开发的LLM路面材料直剪试验仪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并分析上述主要因素对应力吸收层与旧水泥路面板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7.
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作为路面下面层时适用公路等级的问题,拟定了9种典型的冷再生路面组合形式,运用BISAR3.0软件分析了不同厚度和基层模量的再生路面结构的路表弯沉值和疲劳寿命,结合工程实践和我国交通等级的划分,分析了不同厚度下冷再生面层适应的公路等级。  相似文献   
828.
绥满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哈尔滨段大修工程于2012年3月开工,维修长度266.27 km,施工方案中两层之间须喷洒粘层油。道路沥青路面层间喷洒粘层油已作为强制性条款被列入《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为提高大修中各层层间连接的有效性,确保沥青面层质量,须科学、合理地撒布粘层油。  相似文献   
829.
基于多层模型的城市建成环境对通勤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考虑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和交通小区建成环境属性的跨层次结构,建立多层模型,分别分析了个体社会经济属性层面和交通小区建成环境层面对通勤时间及通勤距离的影响,并利用长春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标定模型参数. 结果表明:多层模型比传统的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更好;控制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后,土地利用混合度、交叉口密度及公共交通站点密度对居民通勤出行时间和距离的影响均呈现显著的负效应,而居民居住地到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距离仅对通勤距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通过城市规划优化通勤结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30.
依托南大梁高速公路复合式路面试验段, 测试了不同糙化界面的露骨率和构造深度, 并钻取芯样进行45°剪切试验。结合45°剪切试验测试结果与层间剪切过程力学特性, 将层间剪变特性曲线划分为弹性阶段、破坏阶段、剪切强度衰减阶段和残余阶段, 采用界面构造深度、剪切强度峰值、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和残余剪切强度等指标评价层间剪变特性, 分析了界面糙化方式、防水黏结材料类型和用量、温度和加载速率对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变特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凿毛界面构造深度(1.17mm) 大于喷砂界面构造深度(0.37mm), 结合不同糙化界面下剪切过程的层间力学特性差异, 凿毛界面较喷砂界面所成型复合试件具有更优的抗剪性能; 防水黏结材料相同时, 凿毛界面层间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0.19~0.79mm) 较喷砂界面(0.16~0.33mm) 更大, 且防水黏结材料对残余剪切强度和剪切强度峰值的影响大于层间剪切强度峰值对应层间相对滑动位移的影响; 整体而言, 温度对层间剪变特性影响显著, 5℃时层间剪切强度峰值为40℃时的7.0~10.0倍, 测试条件对层间剪切强度影响较大, 50mm·min-1加载速率时测试层间剪切强度峰值为5mm·min-1加载速率时的1.9~3.5倍。可见, 凿毛糙化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切强度, 且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变特性需采用多指标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