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13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常言道,十房九裂,由此可知,房屋的裂缝问题是房屋的通病之一,就裂缝本身严重程度而言,轻者影响其建筑美观,重者影响安全使用,甚至于造成不良  相似文献   
52.
张宗敏  何容 《铁道建筑》2012,(9):147-149
在铁路建设的前期征地工作中,常遇到一些使用功能完好或具有较高保留价值的建筑物面临拆除和异地重建,不但成本高、工期长而且污染环境。建筑物移位技术可以使这些建筑改变位置而得以保留。本文结合郑西高铁沿线某校舍移位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在铁路规划建设中的应用。针对建筑物体形狭长且横向移位的特点,通过采用独特的结构托换体系、施力体系和配筋设计、严格的沉降控制等措施保障了移位的安全进行,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铁路建设征地拆迁中重要建筑物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对能源的消耗液越来越多,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其必须面对能源紧缺的实际情况。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被不断引入到现代建筑施工中。其中,新型保温材料技术的发展,使其在耐久性上以及各项使用性能上都有着极大的提高,这些新型材料不仅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对施工成本的降低也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4.
研究目的:对砌体维护墙采用带形窗及抗风柱与屋架的连接在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提出看法,并提供范例,为垃圾填埋场基础设计采用载体桩提供示图,供今后同类建筑结构设计参考。研究方法:综合介绍北京动车段转向架检修间的设计,从而总结概括出此类建筑的若干设计要点。研究结果:在预制柱牛腿与现浇梁的接触面预埋型钢抗剪,使梁与牛腿在同一平面内浇为一体。载体桩可穿过垃圾填筑层,挤密土体,提高桩的承载力。研究结论:采用型钢抗剪是提高现浇与预制接触面抗剪能力的有效措施;抗风柱应将风荷载传到横向水平支撑节点处;复杂地质情况的基础设计应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5.
<正>1意大利米兰地铁单拱大断面车站的施工大管棚技术在1990年意大利米兰地铁威尼斯车站施工中获得应用。车站隧道全长215 m,跨度近30 m。车站纵向由35个纵向长度为6 m的整浇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拱圈组成,拱部外轮廓布置10根填满混凝土的钢管,形成大管棚,钢管采用微型隧道工法施工。大跨度拱圈的拱脚支承在两侧钢筋混凝土墙体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利用南京地铁夫子庙站深基坑的实测数据,结合平面有限元软件plaxis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基坑围护结构的自身刚度以及地下各土层土质情况是决定墙体水平位移最大值所在位置的两个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围护墙体最大水平位移所在位置随着其自身刚度的增大而逐渐下移;距离基底较远的土层强度变化对围护墙体最大水平位移位置基本没有影响,对于距离基底较近的土层,则有以下规律:位于基底以上的土层,围护墙体最大水平位移所在位置随着该土层强度的增大而下移,位于基底以下的土层则正好相反,并且位于基底以下的土层的这种影响能力要大于基底以上的土层,此外距离基底越远的土层对于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所在位置的影响力越强,影响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60.
针对现行规范中砖砌体结构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未考虑楼层内墙体面积差异的问题,提出了楼层墙率指标,通过统计大量砖砌体房屋,分析了不同建造年代和类型砖砌体房屋楼层墙率,根据结构抗震评估理论及判别准则,分析了楼层墙率对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性能目标下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为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在砌体结构承重方向,对设防烈度7度的7层房屋,装配式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5.5%,现浇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4.5%;对设防烈度8度的6层房屋,装配式楼(屋)盖楼层墙率应不小于6.5%,现浇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5.5%;对设防烈度9度的4层房屋,装配式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6.5%,现浇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