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3篇
  免费   225篇
公路运输   1675篇
综合类   885篇
水路运输   802篇
铁路运输   898篇
综合运输   11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67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李窑试验工点,对深厚松软土层中CFG桩桩筏和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及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桩网复合地基的路堤底面地表沉降比桩筏复合地基的大20%.桩网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8%和72%;桩筏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沉降分别占相应总沉降的25.5%和74.5%.桩网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间的沉降差远远大于桩筏复合地基,二者最大比值超过10倍;桩筏复合地基CFG桩桩顶和桩间土之间的沉降差很小,可忽略不计.就沉降和承载力特性而言,桩筏复合地基的整体性好于桩网结构.  相似文献   
962.
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正线工程--李窑工点对高速铁路深厚松软土层CFG桩复合地基现场测试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液位沉降计与单点沉降计联合测试法适用于对深厚松软土层深部沉降及压缩变形的远距离自动监测;对于路堤本体和地基浅层的沉降及变形监测,除了在少数关键部位采用上述联合测试法外,主要采用了沉降板或剖面沉降管和精密水准测试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3.
CFG桩桩网复合地基中混凝土圆板桩帽的结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结构计算和载荷试验实例验证,包括圆板桩帽在内的平板桩帽抗弯验算是桩帽结构验算的重要内容,平板桩帽抗弯能力很可能成为桩帽承受荷栽能力的控制性因素.圆板桩帽可取半圆,按直径位置为固定端的悬臂梁计算其抗弯能力.  相似文献   
964.
对高速铁路CFG桩复合地基新型预制圆板桩帽进行了施工工艺研究,并与倒杯桩帽、圆板土模现浇、圆板钢模现浇等不同类型桩帽施工工艺进行了比较,为京沪高速铁路路基桩帽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5.
CFG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铁路严格的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作为主要地基处理方式的CFG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精度提出了挑战.以京沪高速铁路徐沪试验段为依托,分析了常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应用于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上的不足,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地基土中附加应力计算不准确;进而根据CFG桩网复合地基的受力机理.提出了Mindlin-Boussinesq联合求解附加应力的方法及相应计算条件,再联合分层总和法中的e-lgp法计算CFG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66.
CFG桩复合地基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和公路工程中,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与研究相对较少.依托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比选CFG桩复合地基不同设计方案,结合现场试验,研究CFG桩复合地基沉降控制效果及工程投资情况,进而得出在试验段地层条件下,满足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要求,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67.
结合海南西环线提速改造工程,应用基本承载力、地基系数和轻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技术及颗粒分析试验方法,对以砂类土为主的既有线路基基床进行试验与评估研究,探讨分析评估方法和指标,为既有线提速改造路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8.
桩网复合结构桩间土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桩网复合结构应用于高速铁路深厚层软土地基工程中,其设计有别于其它建筑工程.目前国内还没有可遵循的规范,国外虽有相应的规范,但根据各国规范所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因而有必要对其适用性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我国尚无桩网复合结构桩间土应力计算方法的情况,通过试验分析桩网复合结构桩间土应力和桩土应力比随填土高度的增加的变化规律,通过试验结果检验国外桩网复合结构设计规范中桩间土应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结论:通过试验分析,桩土应力比随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认为德国规范中,桩间土应力计算方法所得到的规律与实际相符,计算结果基本满足计算精度的要求,因而桩间土应力计算可以采用德国规范.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汽车荷载作用下路床的受力分析,探讨不同的路床处理方法的适用性。设计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翻挖晾晒、掺灰处理、换填及深层处理。翻挖晾晒和掺灰处理主要对原土的含水量进行改良,掺灰处理还可以降低土的膨胀性;换填是将路床范围的不良地层超挖,然后分层回填合格的路基填料;深层处理常常将路床及路床以下地基一并处理。良好的路床对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在设计中应重视路床部位的处理。  相似文献   
970.
介绍CRH2c、CRH3、CRH5 3种和谐型高速动车组紧急制动控制原理,对3种动车组紧急制动控制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