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8篇
  免费   227篇
公路运输   1720篇
综合类   909篇
水路运输   816篇
铁路运输   943篇
综合运输   13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随着区域和城市轨道交通规模的日益扩大,复合通道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研究和探讨复合通道的交通模式十分必要。本文首先从适用范围、技术政策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复合通道的交通模式,然后分析了发展复合通道的意义,最后以东莞市复合通道规划为例,介绍了复合通道交通模式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82.
为提高路基沉降预测的准确性,在S型单项预测模型和传统熵值法组合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的预测值取值范围和整体稳定度2方面进行了优化,提出一种复合确权预测模型,并对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复合确权的组合预测模型比传统熵值法组合模型和单优化预测值取值范围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提高了3%和5%。  相似文献   
983.
交直流双制式牵引供电系统中机车过分相前、后工作于不同供电制式,造成了牵引回流特性的差异,影响不同区段钢轨复合电位分布. 采用CDEGS软件建立了交直流双制式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型,并验证模型正确性和有效性. 计及交流区段和直流区段之间牵引回流的相互干扰,提出了适用于交直流双制式牵引供电系统的钢轨复合电位限值,研究了影响钢轨复合电位分布的主要因素及其敏感度. 结果表明:当无电区不设置钢轨绝缘节时,无电区段长度增大则交直流区段牵引回流的相互干扰程度降低,导致无电区钢轨复合电位减小;土壤电阻率增大则交直流区段牵引回流的相互干扰程度增强,导致无电区段钢轨复合电位增大;直流区段过渡电阻越大,则直流区段钢轨复合电位越高. 交直流区段之间的无电区设置绝缘节能够改变回流结构,避免钢轨复合电位超标,以国内首条双制式线路为例,设置绝缘节后可以使钢轨复合电位直流分量从103.92 V降至60.20 V,保障了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984.
为了探明列车荷载对黏土与粉土复合地层及其中地铁隧道的长期影响,以无锡某地铁区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轨道-隧道-地层系统的耦合2.5维数值模型,分析了运行列车诱发地铁隧道下覆黏土及粉土复合地层的动应力响应规律,进而结合循环荷载作用下黏土及粉土的不排水累积变形特征及孔压累积特征,采用分层总和法研究了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诱发该复合地层及其中地铁隧道的长期沉降量值及发展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1) 隧道下覆地基土的动偏应力沿深度方向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隧道下覆约1.3 m深度处,可达2.80 kPa;2) 地铁列车运行导致复合地层中隧道结构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地铁列车前20万次运行期内,且隧道结构的沉降在此期间发展得较为迅速;3) 复合地层中隧道结构稳定后的车致沉降量值可达13.44 mm,其中由土体不排水累积塑性应变引起的沉降为11.40 mm,占比85%,由累积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为2.04 mm,占比15%;4) 隧道下覆黏土与粉土复合地层长期变形主要发生在隧道下方15 m范围内,该范围内的土体沉降对隧道结构长期沉降量值的贡献占比达90%.   相似文献   
985.
Adopting a steel-anchor beam and steel corbel composite structure in the anchor zone on pyl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for the design of Jintang bridge, a cable-stayed bridge in Zhoushan, 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 stud connector model for the joint section was put forwar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obtain the relation between load and slip of specimen, the failure pattern of stud connector, the yield bearing capacity and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stud, etc.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tructural behavior of the specimen was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features of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in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the strain distribution of stud connector under different loads were emphatically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 connector is applicable for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for pylon of Jintang bridge. The stud has a good ductility performance and a obvious yield process before its destruction. The stud connector basically works in a state of elasticity under a load less than the yield load.  相似文献   
986.
首先阐述碎石桩和CFG桩各自的特性和共同作用机理,同时结合工程实践,表明此组合型复合地基在处理可液化地基时可充分发挥碎石桩与CFG桩各自优势,达到既消除液化又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目的,对处理要求承载力较高的可液化地基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组合型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987.
复合地基法是指采用振冲挤密或拌入法施工的由桩土共同作用的水泥搅拌桩、碎石桩、石灰桩、CFG桩和低强度混凝土桩的统称,是一种由桩体承受大部分荷栽、桩间土承受部分荷载,可快速施工,并可得到较高承栽力和较小残余变形的软基处理方法,不仅可广泛应用于工民建、水利、铁路、市政等地基处理工程,在公路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88.
Powder metallurgy was used to fabricate carbon nanotube (CNT) field emission cathodes. CNTs and tin (Sn) powder were blended, compacted and sintered. After polishing and etching, CNTs were exposed and protruded from the metal surface. CNTs were embedded into the Sn matrix, which acted as stable field emitters. The J-E curves show excellent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such as low turn-on field of 2.8 V/μm, high emission current density and good current stability.  相似文献   
989.
对工程范围内的既有地下管线,一般应拆改、迁移,但当地下管线为大直径自来水管、高压输变电电缆等,且与居民正常生活、生产关系密切而无法拆改时,必须考虑对其进行就地加固。该文通过津汉公路一机场大道立交桥工程中既有地下管线加固的设计过程,介绍了一种滨海地区行之有效的保护既有地下管线的加固措施——旋喷桩,为旋喷桩在今后类似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0.
马学宁  梁波 《路基工程》2008,(1):117-119
采用数值试验的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单桩及单桩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在整个加荷过程中单桩以及单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桩身应力及桩身位移),同时分析了桩端土模量和褥垫层厚度及其变形模量对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