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3篇
  免费   415篇
公路运输   4227篇
综合类   3206篇
水路运输   3516篇
铁路运输   1955篇
综合运输   374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416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555篇
  2020年   402篇
  2019年   378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45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615篇
  2012年   761篇
  2011年   745篇
  2010年   673篇
  2009年   801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754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99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29篇
  2000年   257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从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所处的工作环境,分析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海事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组成原理、优缺点、性能测试。介绍多传感器数据在USV上的融合原理、融合流程及其应用情况。经过实船海上试验,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指标良好,较好地解决USV在复杂水域安全航行的感知技术问题。所描述的感知技术,对设计和研发搭载不同任务的USV,识别不同工作场景环境,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2.
通过对不同锂离子电池正常工作和热失控的化学机理的对比分析,识别出不同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本质区别,初步确认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热量和氧气,依据热失控过程中是否释放大量的氧气,将船用锂离子电池划分为1级和2级两个安全等级.结合电池船用潜在风险、船舶结构和航行环境特点,将电池系统与船舶布置综合考虑,提出多层级安全防护策略.针对不同安全等级的锂离子电池在防控措施实施的差异化,提出船用锂电池从电芯到系统,再到全船的整套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3.
苗晓雨 《中国铁路》2018,(12):90-95
总结我国铁路货车发展现状,分析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对货车发展的影响,预测"十三五"期间需求发展趋势,结合未来机车车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及制约货车装备发展的主要参数,提出我国货车未来发展方向是推进重载运输,逐步实施第四次升级换代,增加货运效益;发展集装化快捷运输和多式联运,促进铁路运输和其他物流渠道融合发展;发展专业化运输,扩大高附加值货物运输。  相似文献   
164.
李常贤  赵焱  张彤  王作禹 《中国铁路》2018,(1):49-53,59
针对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在列车运行中产生的时延问题,通过搭建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时延测试模拟平台,研究列车通信过程中控制系统的时延特性。根据时延特性分析出TCN网络各子系统的时延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任务周期与源端口特征周期对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的影响。利用TCN网络分析仪测出系统时延,结合所得数据归纳出系统时延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任务周期与特征周期的匹配关系对系统时延的影响,获得减少时延抖动的方法,达到减小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5.
以西安地铁4号线为例,基于线路设施和断面客流特征条件,提出了行车组织的优化方法。根据车站条件进行折返适宜度分析以确定小交路区段,分别以乘客服务水平最高和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并考虑一定的约束条件构建目标函数,结合Rail Sys软件仿真得到的线路拓扑结构确定了不同交路区段下的列车运行时分及速度,据此标定了模型参数。建立了多目标函数,并利用基于隶属度的算法得到了模糊最优解,求解出大小交路的列车编组数量及行车间隔,给出高峰时段的行车方案。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和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可有效节约运营成本,并显著提高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状态下的线路断面满载率。  相似文献   
166.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结束阶段,末班车在路网换乘站内能否实现合理地衔接,最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客运服务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营秩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编制的原则。从站间列车运行时间约束、线间列车换乘衔接、末班列车线间衔接目标等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量化方法,建立了网络末班列车衔接优化模型。以北京轨道交通城区1号线、2号线和5号线局部路网为实例,编制了网络末班列车的优化时刻表。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可行,对路网运输计划编制工作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7.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形成原因、危害和研究现状。根据地铁供电系统的特点,利用离散模型、电流注入法和叠加定理对杂散电流在多列车运行情况下的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分析了轨道纵向电阻对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以电力电子变压器中的前端整流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相级联型H桥整流器的等效模型,采用瞬态直接电流控制,将有功电压分量修正的直流电压平衡方法用于单相级联型H桥整流器中。以7电平级联型H桥整流器为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基于有功电压分量修正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是有效的,并且易于扩展。  相似文献   
169.
针对铁路电子客票自动售检票系统与设备要求,设计了电子客票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总体架构和网络构成,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线下电子客票集群为中心,采用全流程旅客服务记录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购票一体化服务;设计自助设备的具体功能和既有设备改造方案。经过高铁线路应用,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未来电子客票自动售检票系统与设备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0.
以城市轨道交通多场景下客流精准诱导需求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场景下诱导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可采用的结构。基于广州地铁中台框架,利用SpringBoot、微服务、Redis、H5等新技术实现诱导系统的功能,包括拥挤条件下的前瞻性诱导、突发情况下的主动诱导和末班车出行路径可达性查询功能。多场景下客流精准诱导系统及其App服务的开发和上线运营,可支撑地铁各场景下的客流运营组织,提升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合理性和客运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