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67篇
  免费   796篇
公路运输   8087篇
综合类   6223篇
水路运输   5376篇
铁路运输   3271篇
综合运输   906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732篇
  2022年   894篇
  2021年   1027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687篇
  2014年   1150篇
  2013年   1108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404篇
  2010年   1319篇
  2009年   1413篇
  2008年   1436篇
  2007年   1338篇
  2006年   1163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954篇
  2003年   803篇
  2002年   634篇
  2001年   586篇
  2000年   415篇
  1999年   303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平台在施工全过程的应用逐渐丰富。集成整合平台背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工程建造各个环节当中进行应用,是BIM平台发挥作用的本质。如何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收集和整理工程数据库,并传递至各个工作流程中发挥作用,是开展BIM平台建设的重点。以乌鲁木齐市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为实例,重点研究BIM平台中工程数据库的建立,分析如何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采集工程数据,并将工程数据库应用于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922.
虽然国内汽车轻量化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在系统性开展轻量化工作的流程和方法上依然在摸索中前进.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轻量化开展现状,初步搭建了整车轻量化开展流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重量管控流程,尝试提出了整车轻量化新的评价方法,努力推动建立一套规范的、切实可行的轻量化工作流程体系,以促进汽车主机厂降重节能减排的顺利实施以及轻...  相似文献   
923.
拟建道路穿越薛店站场,包含6股道,且具有较大高差.根据项目特点与难点,介绍了多股道大高差条件下顶进框架桥的设计方案,并基于对施工技术、施工工期和对运营铁路的影响程度等方面的考虑,重点对铁路架空方案体系通过三种方案进行详细分析比较,提出采用阶梯承台的方法解决多股道线路间的高差问题,并通过合理布置使部分桩二次利用,可为类似...  相似文献   
924.
在截面上引入梯度壁厚设计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提高薄壁结构吸能效率和耐撞性能的方法.研究双面梯度厚度方形多胞管在轴向加载过程中的变形模式和能量吸收问题.基于简化的超折叠单元理论分析了通过引入梯度厚度提高吸能效率的可行性,确定了一种多胞管截面材料分布方式,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横截面引入梯度厚度使多胞管能量吸收...  相似文献   
925.
汽车动理学模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汽车动态仿真的发展,产生了不同复杂程度的汽车动理学模型,主要分为集中参数模型和多体模型。在简要说明汽车动理学发腰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用集中参数模型法建立的动力传动系模型、路面模型以及研究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整车模型,技术介绍了多体模型以及用有限元法和动态子结构法建立的仿直模型,最后提出了汽车动理学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6.
列车脱轨会对隧道结构产生重大损害,为此提出一种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能大幅度提高计算效率的列车撞击盾构隧道混合多尺度动力分析模型,以降低列车脱轨事故的潜在风险。首先,建立考虑管片接头效应的常规非多尺度模型及2种单一多尺度模型(同类型单元粗细网格耦合多尺度模型和不同类型单元壳-体耦合多尺度模型),通过3种模型的管片静力学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2种单一多尺度模型的适用性;然后,将2种单一多尺度模型结合成混合多尺度模型,应用于列车撞击盾构隧道动力分析中,并与采用常规非多尺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静力荷载下,2种单一多尺度模型在位移、应力及损伤面积的分布规律上与常规非多尺度模型一致,计算值误差均在3.5%以内,且计算时间缩短了50%左右;在撞击荷载下,混合多尺度模型与常规非多尺度模型计算所得的管片位移和拉压损伤发展规律一致,但混合多尺度模型计算数值偏大,除拉伸损伤面积误差为8.56%外,其余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混合多尺度模型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将计算时间缩减了62.4%,为类似问题提供了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27.
为解决电气化铁路中的负序问题、电分相问题和再生制动能量回收问题,研究一种储能型同相供电系统。其采用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作为同相补偿装置,以避免基于级联H桥结构的传统系统中存在的占地大和损耗高等问题,并接入储能装置。在分析主电路工作原理和储能型同相补偿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储能型同相供电系统模型;结合牵引负荷特性划分3种工作模式,包括再生制动、削峰和填谷模式,并以相关国标限值为约束,计算各端口参考电流;提出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其中端口电流控制协调不同工作模式间的快速动态切换,荷电状态(SOC)均衡控制提高储能容量利用率。算例结果表明:系统在牵引负荷的不同工况下完成了负序的有效补偿,并且通过SOC均衡控制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与传统系统采用的储能母线接入方式和SOC均衡控制相比,所提出的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和控制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8.
为了从细观力学机理上研究路桥过渡段的劣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离散单元 (DEM) 法生成轨枕与道砟模型,并施加相位荷载,通过多体动力学 (MBD) 方法建立相互独立的路基弹簧,实现对路桥过渡段中路基刚度变化的模拟,进而建立轨枕-道砟-路基过渡段耦合模型,进行不同路基刚度、列车速度、轴重以及桩基加固下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路桥过渡段中过渡路基区沉降最大,普通路基区次之,桥面路基区最小;当列车车速由 94 km·h-1增加至 281 km·h-1、轴重由 16 t 提升至 32 t 时,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别增大 60.9% 和 259.4%,轴重的影响更为突出;当列车车速为 94 km·h-1和轴重为 16 t 时,采用刚度渐变路基或桩基加固软路基措施后,过渡段各路基区沉降均有减小,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分别减小 56.5% 和53.6%,验证了路桥过渡段采用搭板法与桩基加固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29.
孙红林  张邦 《中国铁路》2022,(11):75-82
运营高铁路基轨下结构在长期高速列车循环荷载与气候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轨道板、砂浆层、支承层、基床、路基本体等各结构层及层间损伤,会影响到高铁基础设施的服役性能。运营高铁轨下多层结构材质、功能各不相同,主要损伤有无砟轨道裂缝、离缝、翻浆、脱空等和基床、路基沉降等。介绍超声阵列方法、冲击回波法、地质雷达法、瞬态面波法在检测效率、精度以及探测深度方面的优缺点,选择不同的方法组合,对轨下多层结构进行综合检测和解释,构建了轨道板—支承层—基床—路基本体由浅到深的多尺度、多参数无损检测方法组合与健康状态的定量解释原则,可为运营高铁轨下结构服役性能和整治修复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30.
停车换乘选址问题是城市交通网络设计研究的重点领域,已有研究的优化目标多集中在系统总费用方面,而对交通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不足。为此,提出综合考虑多方面目标的停车换乘设施选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首先,基于超网络理论,提出多方式城市交通系统的超网络模型并定义O-D (Origin-destination)间的超路径、有效超路径及子路径,结合出行者出行过程及交通网络拥挤特征,给出超路径费用的数学表达;其次,基于多方式交通网络随机均衡配流结果,构建交通总阻抗、污染物排放量以及交通系统公平性等系统优化指标的计算模型,并建立用以描述停车换乘设施选址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而,以多目标系统优化模型为上层问题,以超网络下满足Logit分配的多方式交通网络配流模型为下层问题,构建描述城市多方式交通系统停车换乘设施选址问题的双层规划模型,并基于模型特征,结合“记录-搜索”思想设计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Sioux Falls网络设计算例。研究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在有限的步骤内搜索到90%以上的Pareto最优解;平均而言,停车换乘措施使得交通总阻抗减小了0.31%,污染物排放量减少了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