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4篇
  免费   144篇
公路运输   2987篇
综合类   2111篇
水路运输   472篇
铁路运输   1205篇
综合运输   223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445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436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45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以某分离式立交桥为例,对以错孔布置方式进行横向拓宽的连续箱梁桥横向拓宽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依据梁格法原理,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0建立梁格法模型,着重计算分析旧桥在拓宽前后的内力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该桥的横向拓宽可行性分析,可供类似桥梁的横向拓宽方案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42.
以黑城河特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Civil软件数值模拟分析温度荷载与温度梯度荷载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合龙温度对桥梁合龙有一定影响,应尽量选择低温进行合龙;桥梁合龙后受温度梯度荷载影响,箱梁下缘会产生应力,观测分析所得温度梯度效应与中国桥涵设计规范给定温度梯度效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43.
南江大桥是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的重点工程,其主桥推荐方案为(35+60+3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介绍该桥的方案比选、景观设计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944.
黑沟特大桥为主跨150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保证桥梁成桥线性和应力与设计保持一致,施工中采用了施工控制.文章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其仿真分析模型,模拟桥梁的施工及成桥状态,研究悬臂浇筑施工各工况,分析各工况下桥梁结构的变形及内力、应力,并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施工控制仿真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为桥梁施工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5.
以黄沙1#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过程为例,对施工监控的目的、内容与技术要求进行了介绍,对监控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工程实例的施工控制结果,说明施工控制的有效性,为同类桥梁的线形控制和挠度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6.
《现代交通技术》2008,5(1):60-60
2008—02—19上午11时,中国目前体积最大的钢砼组合梁成功架设在在建的上海长江大桥上,该钢砼组合梁长105m,宽16.95m,重2300t,采用了梁场预制、海上长距离运输架设的世界先进施工技术和较为特殊的墩顶简支变连续施工的顸落梁工艺。它的成功架设,标志着上海长江大桥工程上部结构的最大难关顺利通过。为2008—06实现大桥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47.
以杭金衢高速公路桥梁工程为例,介绍多跨桥梁先简支后连续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8.
考虑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建立了广东百旺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桥计算模型,并对该桥施工过程和运营阶段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其结果为大桥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9.
本文结合大深坑Ⅱ号桥的实际情况,从结构温度效应分析的有限元法出发。建立了桥梁结构计算的模型,采用同济大学开发的《桥梁博士2、9版》平面杆系有限元分析程序参照英国BS5400规范、新西兰规范及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分别分析了大深坑Ⅱ桥纵向的温度效应,并予以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50.
以柳州双冲大桥南引桥为例,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满堂支架的设计与施工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为大桥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