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0篇
  免费   817篇
公路运输   4903篇
综合类   3786篇
水路运输   3152篇
铁路运输   2160篇
综合运输   49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243篇
  2016年   241篇
  2015年   399篇
  2014年   729篇
  2013年   652篇
  2012年   720篇
  2011年   855篇
  2010年   913篇
  2009年   1019篇
  2008年   899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814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421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03篇
  1998年   171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71.
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经常会遇到软土路基.为了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路基稳定并具有要求达到的强度,又不耽误工期并最大限度控制成本,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探析解决之道。下面,我结合施工的实践,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常用处理方法及水泥搅拌桩的具体应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72.
研究了大型深水港高桩码头多级围堤接岸结构新型式——堤下淤泥土较大范围换砂及清淤与多级围堤接岸,以及传统的淤泥土小范围换砂及砂桩处理与板桩挡土接岸型式。2种方案的弹塑性有限元计算表明,前者的沉降和水平位移均最小、单元应力水平低、施工期安全度高,方案优于后者。与传统的板桩接岸结构型式相比,多级围堤接岸型式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边坡稳定性好等特点,但筑堤引起码头桩基的负摩擦力较高。  相似文献   
87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是当前施工中不易克服的问题,也是造成路面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产生的机理,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降低水泥用量、控制细集料含量、适时掌握切缝时间以及采用大厚体积水泥稳定碎石和设置柔性基层等方法,降低或延缓基层裂缝的产生,从而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74.
杨先武 《中国水运》2008,8(1):93-94
结合阜蒙新河闸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探讨了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控制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及完工检测,对水利工程软基处理中水泥搅拌桩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75.
分析预应力大管桩接缝位置的受力特性,对接缝处产生的局部压力作用位置、作用面积和作用强度对桩身内部应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为深入分析大管桩制桩过程中桩身应力变化和改进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76.
刘锋 《北方交通》2010,(5):38-40
结合阜锦公路阜新经济开发区段的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着重介绍,在改建公路上如何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77.
对翻浆冒泥的发生机理进行分析,并根据工程实际和承载力试验结果,确定运用石灰桩处理铁路路基翻浆冒泥.实践证明了此种方法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78.
刘晓鹏 《中国水运》2010,(5):170-171
某铁路以填方形式下穿衡炎高速公路某大桥,铁路左侧坡脚外为衡炎高速公路桥墩,为保证工程安全并不对既有高速公路桥墩产生过大的侧向压力,于该铁路工点左侧设置桩板墙工程。文中分析了路堤边坡的稳定性及其对高速公路桥墩的影响,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79.
水中桩基施工比较普遍,但因具体地质条件的不同,经常会遇到一些较难处理的问题。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连江大桥水中桩基施工的实例,总结水中桩基施工的难点技术和易被忽略的技术细节,对保证隧道的安全、优质和高效完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0.
杨宁 《公路交通科技》2014,(2):78-80,93
为进一步降低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能耗水平,探索研究施工可行、技术经济且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筑路材料,本文结合高分子聚合物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在北京市大兴区东礼路改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包括:高分子聚合物稳定剂性能要求、配合比设计方法、路用性能的后期跟踪观测等,为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