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4篇
  免费   123篇
公路运输   1023篇
综合类   980篇
水路运输   666篇
铁路运输   546篇
综合运输   4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严格凸Banach空间中,用集值映象点值化方法,证明了集值渐近准非扩张映象带误差的三步迭代列收敛于耦合不动点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2.
针对桥上CRTSⅢ型无砟轨道结构特点,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精细化的断缝值计算模型,对桥上无缝线路断缝值和断轨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发生断轨时,折断钢轨的纵向力在断缝处急剧减小至零,其纵向位移和轨板相对位移均在断缝处出现明显波动,同线和邻线非折断钢轨均产生14%的拉力增量;钢轨断缝值、断轨力和轨板相对位移应作为大跨连续梁桥上CRTSⅢ型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的关键检算指标;相较于公式法,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更能反映出桥上无缝线路的实际状态,能够为桥上CRTSⅢ型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检算和结构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转换层结构的概念及国内外对转换层结构位置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转换层结构分析的两种方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运用这两种方法举例分析了转换层位置对结构自振周期、振型、地震反应力及分布等地震反应的影响,最后提出应按照规范要求限制转换层的设置高度,并适当加强转换层上下一至两层竖向构件的截面及配筋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是保证电动汽车正常运行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分解和局部离群因子的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方法,用于电池组故障识别与定位。通过局部均值分解对电压信号预处理,并根据相关系数高低重构电压信号。进一步提取重构信号的峭度因子作为故障特征输入到局部离群因子算法中,根据局部离群因子算法自适应阈值输出故障电池。采用实车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准确地检测出故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5.
公路超高设计合理性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理的超高设计是保证曲线路段行车横向稳定和舒适安全的主要措施。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对超高设计合理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在实际设计时的一些具体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06.
王国忠 《北方交通》2023,(10):23-25+29
以运城市某市政道路工程为依托,采用落锤式弯沉仪对水泥路面板角分3级加载(50kN、70kN、90kN)进行弯沉检测,采用截距值法对板底脱空情况进行判定,并选取了典型面板现场取芯验证脱空情况,得出该路板底脱空率17.4%,采用截距值法评定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时,应综合考虑水泥板设计厚度及强度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7.
尤勇 《北方交通》2023,(4):62-65
阐述了动态变形模量Evd的检测方法和工作原理,并通过Evd与公路工程压实度、压沉值、弯沉等检测方法的比对试验,探索在Evd检测方法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中的应用,试验数据分析表明Evd检测方法在检测公路各结构层回弹模量方面适用性较好,能够做为一种简易手段应用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评价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进而明确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和不同出行方式的公众群体交通安全意识的差异性,对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调查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首先,基于自主编制的公众交通安全意识问卷对5 029名参与者进行了调查;其次,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得到了交通安全行为、交通安全态度和交通管理认知3个因子;最后,选取上述因子作为3个一级评价指标,因子所含条目作为17个二级评价指标,对公众交通安全意识进行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因子得分,并应用熵值法确定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再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灰色关联度,最终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不同公众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公众中,18~40岁群体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0.79),41~65岁(b=0.44)和65岁以上(b=0.45)群体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公众中,专科学历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1),小学及以下学历群体其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b=0.33);不同职业的公众中,事业单位人员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0.93),农民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b=0.33);不同出行方式的公众中,以公交车为主要出行方式的群体其交通安全意识水平最高(b=0.91),而以三轮车(b=0.35)和自行车(b=0.36)为主要出行方式的群体其交通安全意识水平较低。研究结果可用于不同公众群体交通安全意识的度量,并为不同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提升方法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地聚物注浆加固技术在广州机场高速公路中对沥青路面基层病害进行了处治。通过该项技术,控制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有效地解决了路面平整度降低等问题。该技术在广州机场高速公路的实践证明了地聚物注浆加固技术具有施工对行车干扰小、质量容易保证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亦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