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19篇
铁路运输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女性绝经后出血(PMB)罹患子宫内膜癌(EC)的预测价值,进一步分析伴有卵巢囊肿者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MB女性386例为研究对象,以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内膜厚度(ET)和体积(EV)、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以及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对EC的预测价值。同时比较伴有卵巢囊肿者和无卵巢囊肿者子宫内膜相关超声指标及内膜病变的风险。结果 386例PMB女性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占48.96%,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占40.93%,EC占10.10%。正常内膜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EC组患者ET、EV、VI、FI和V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EC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和良性病变组(P<0.01),良性病变组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子宫内膜FI对EC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6),其次为VI(AUC=0.84)、VFI(AUC=0.82),而ET的预测价值最小(AUC=0.74)。FI预测的灵敏度(91.00%)、特异度(85.00%)、阳性预测值(85.85%)、阴性预测值(90.43%)均最高,截断值为29.36。进一步比较每两组指标之间的AU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B女性中伴有卵巢囊肿者ET、EV、VI、FI和VFI均显著高于无卵巢囊肿组(P<0.05),同时伴卵巢囊肿组者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EH)、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EH)患病率均显著高于无卵巢囊肿组(P<0.0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于PMB女性EC的预测价值优于子宫ET,其中FI的预测价值最高。伴有卵巢囊肿可增加PMB女性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2.
33.
34.
目的 为减少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病率和正确合理地治疗咽瘘。方法 对1981 ̄1996年收治的18例全喉切除术后咽瘘患者作了分析。结果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为6.1%。结论 术前超剂量放疗、大范围手术切除、全身情况的影响、局部感染等是导致咽瘘的成因,而且非单一因素所致。局部治疗是处理咽瘘的关键,要因咽瘘病期和因人而异。预防咽瘘形成与治疗因瘘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告了我院近8年收治的胆石性胰腺炎64例,其中36例进行了近期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胆石性胰腺炎之临床表现,除具有急性胰腺炎特点外,还具有胆石症和一过性肝损害。本文就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指出B型超声检查和肝功化验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性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应在胰腺炎症有效地控制后早期行胆道手术。  相似文献   
36.
因良性疾患行手术摘除的人子宫内膜标本40例,将子宫标本分成8个期。BDF1雌性小鼠50只,分成5个期。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子宫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dearantigen,PCNA)染色反应。结果人子宫内膜PCNA标记细胞在增殖初期腺上皮细胞(40%)和增殖中期子宫内膜中部(48%)较多,表面上皮PCNA标记细胞很少。而小鼠动情期PCNA标记细胞(22%)最多,并主要分布在表面上皮(60%)。提示人与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时间与增殖部位有明显差异。此实验将丰富不同种属间子宫内膜增殖差异的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下腰椎椎板间隙入路与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术的围手术期失血情况,为临床手术方式的恰当选择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椎板间隙入路组与经椎间孔入路组各80例。根据Gross公式计算失血量。结果经椎板间隙入路组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mL)、隐性失血量(mL)和血红蛋白损失量(g/L)均小于经椎间孔入路组(119.73±179.26 vs.158.6±190.65、109.73±179.53 vs. 148.78±190.19、3.76±8.12 vs. 4.31±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比例大,而经椎板间隙入路患者失血量少于经椎间孔入路患者。  相似文献   
38.
39.
阴道残端出血是全子宫切除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报道了我院1982年~1989年1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率0.66%。其原因主要是止血不严密、感染、缝合欠佳等。文章就其预防、处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0.
对964例不孕症患者用碘化油和泛影葡胺分别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临床X线表现进行了分析。引起不孕症的原因为慢性输卵管炎、生殖器结核和子宫粘连。用油剂和水剂造影后2年内妊娠率分别是75%和90%。两种造影剂相比,显影的清晰度基本一样,但油剂易逆流入静脉血管内,有发生血管栓塞的危险。文章还讨论了血管逆流的原因和造影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