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9篇
  免费   99篇
公路运输   1639篇
综合类   705篇
水路运输   1593篇
铁路运输   848篇
综合运输   15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64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220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246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研究基于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的动车组闸片厚度自动识别模块,解决动车组制动时因闸片过薄而导致的车轮迅速升温,甚至引发不安全状态的问题.该模块可实现动车组通过时自动检测,即自动拼图、图像预处理、模型定位及制动闸片厚度计算,并对厚度小于一定数值的闸片进行自动报警.通过大量实验和测试表明,该模块可以有效地计算闸片的厚度,具有很好...  相似文献   
172.
173.
大口径管道防腐层一般采用人工补口方法施工,存在施工效率低、质量缺陷多及受限空间施工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文中主要介绍了在钢管内防腐补口施工中采用内补口车替代人工补口的施工技术.设备调试、定位、通过性及质量控制是施工中的技术难点,施工中通过参数调整、视频定位、使用专有的机械设计、合理施加外力及采用过程中监控等技术方案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74.
全向移动机器人定位算法在退化环境中通常会产生较大的定位漂移或失效,为此提出一种鲁棒的全向移动机器人在退化环境中的位姿修正算法。首先,通过全向移动机器人的结构、动力学分析确定定位误差产生来源;其次,对机器人的各运动状态进行受力分析,结合机器人的运动环境和机器人的运动状态建立打滑误差模型;再次,通过预试验得到的位移与定位误差,运用非线性加权拟合方法计算得出加工装配误差模型;最后,在轮式里程计中插入误差补偿模块,提高机器人定位精度。试验表明:算法位置平均误差为1.36%,姿态平均误差为0.75%,较传统算法分别提高了3.14倍和5.15倍。算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5.
西堠门大流速深水区钢箱梁运输船定位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堠门水道水深、流急、海底无覆盖层,水上施工船投锚固定难度大。分析西堠门大桥钢箱梁的吊装工期要求和吊装规程要求,提出利用大吨位混凝土蛙锚和浮动平台构筑锚碇门桥、实施钢箱梁运输船定位的方案,并对箱梁运输船的水阻力、锚链力进行了初步计算,对工程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6.
新中国70华诞前夕,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摹画了一幅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交通人开启交通发展"新长征"的根本遵循和工作指南.  相似文献   
177.
通过对主销带动车轮转动时的主销转角几何投影进行分析,推导了斜面角度在水平面的投影方程,建立了考虑4个定位角参数的转向车轮与主销转角可相互求解的数学模型,将该模型与用球面三角学建立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以转向梯形机构转角计算为例,分析了不同计算模型产生的计算误差,并讨论了机构中各部分转角计算误差对总转角计算误差的影响,根据推导的车轮接地点坐标,给出了理想转角计算中汽车轴距和主销中心距的合理值。  相似文献   
178.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协同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核心技术问题,提出了"道路指纹"的概念与表征模型,并在"道路指纹"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智能车路系统的高精度定位方法."道路指纹"是通过车载传感器数据提取的高稳定性与高辨识度的道路场景特征信息.在"道路指纹"表征模型中,分别从表征的唯一性、计算的快速性、特征的稳定性以及表征的精准性等4个方面完成建模工作.其中,针对表征唯一性需求,提出基于多视角(包括俯视、前视、侧视等)与多传感器的表征方法;针对计算快速性要求,提出了全局特征与语义特征的表征方法;还提出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的深度学习特征提取方法,大幅度提高特征表征的鲁棒性;最后,通过提取路面的局部特征,实现特征的精准性(亚像素精度)表征.通过对上述特征进行层次化组织,完成"道路指纹"的表征建模.通过对道路上各个节点进行"道路指纹"计算与建模,并同步获取节点的传感器位姿、场景结构信息,完成道路指纹库构建工作.在定位过程中,首先通过车载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实时完成"道路指纹"计算,然后通过匹配道路指纹库,完成车辆的高精度位置计算.在开发的"道路指纹"技术基础上,分别从视觉道路指纹定位、LiDAR道路指纹定位以及道路资产管理等3个应用案例给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所提出的"道路指纹"技术,为解决智能车路系统中的高精度定位问题,特别是卫星信号盲区下的高精度定位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79.
提出一种大型船舶开放性工作面涂装爬壁机器人系统理论设计与应用方法,研究系统本体运行机理并获得满足工作特性的两项必要条件,即轮辐磁吸力及双轮驱动力矩的极小值条件。建立涂装机器人系统的功能组成及控制机理,并结合开放性工作面开展无线定位及自主规划方法研究,形成能够适应喷涂作业的机器人在线路径规划算法。并结合实际开展涂装系统集成应用测试,检测并采集系统运行过程中动力学参数,系统空间坐标轨迹路线等,实现了涂装工作路径的实时在线规划。通过试验验证了文中的系统力学特性分析及定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0.
王芳  白勇  王剑 《船舶工程》2020,42(8):97-102
针对Markov模型在处理大型冗余系统可靠性问题时会遭遇系统状态量过大,计算耗费时间长,甚至无法有效计算等问题,提出将冗余DP控制系统进行有效分割,分别建立主、备控制系统的Markov模型,进而结合分系统的故障率建立系统级的Markov分析模型。该策略将子系统作为独立的可靠性分析单元,无需获取复杂DP控制系统的所有状态量,大幅减少了系统状态转移的分析量,从而可有效提高冗余控制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