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91篇 |
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60篇 |
综合类 | 438篇 |
水路运输 | 390篇 |
铁路运输 | 242篇 |
综合运输 | 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3篇 |
2023年 | 74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46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79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107篇 |
2008年 | 83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54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59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利用ANSYS10.0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模拟遵义至毕节高速公路高流态粉煤灰混合料回填路基三背回填体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流态粉煤灰回填体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分析了高流态粉煤灰三背回填体在行车荷载、自重等作用下的变形特性,预估沉降量,并分析计算了流态粉煤灰对工程构造物的作用,为高流态粉煤灰三背回填的设计、施工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62.
263.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相分离,彼此缺乏相互支撑的问题.本文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典型任务喷油器其及控制电路检修教学为例,提出一种真实故障情境引入,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借助汽车故障诊断理实一体化实训区,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解决故障难题.实践表明,融合教学... 相似文献
264.
265.
根据试验规范和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高速铁路高填路基无黏性粗颗粒填料进行振动击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黏性粗颗粒填料的振动击实试验曲线呈波浪形,即随含水率的增大,干密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干燥状态或饱和含水状态时干密度较大,最大干密度为2.24g/cm3;建议在施工中采用干燥状态或饱和含水状态的无黏性粗颗粒填料来增加压实效果。 相似文献
266.
267.
不断加热富硅SiC(0001)样品,分别用低能电子衍射(LEED)仪,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察,当加热到950℃时,出现SiC(0001)(√3×√3)R30°重构面的LEED和STM图样.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记录发自SiC(0001)(√3×√3)R30°结构的角分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内层能级的能量进行解旋,使其与实验数据拟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SiC(0001)(√3×√3)R30°结构中Si2p和C1s的能态结构,并与体内的Si2p和C1s的能态进行比较,得出表面Si2p态的能量漂移,进而发现SiC(0001)(√3×√3)R30°重构面仅由硅原子形成. 相似文献
268.
采用流态粉煤灰水泥混合料进行基坑和台背等不易压实部位的浇注施工,无须碾压和振捣,依靠混合料的流动性达到密实效果,依靠其强度形成很高的承载能力,解决压实困难的问题,为处理公路桥头高填方路基沉降的质量通病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文章就其材料、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了综合介绍,并通过对公路高填方路基设置沉降装置进行观测和分析,总结出路基的沉降规律。 相似文献
269.
基于特征的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断面参数化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断面结构复杂、设计周期长和建模效率低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的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断面参数的建模方法.引入特征概念,定义车体断面型材的特征及其拓扑关系,采用CATIA系统中CAA二次开发技术,对车体断面的轮廓和车体断面型材的特征进行参数化建模,建立车体断面型材的特征库,通过车体断面的骨架进行自动装配设计;最后以某型车铝合金车体断面参数化建模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0.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宝军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2):55-5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及相关文件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改革与发展,作了大量的改革和探索,已逐步形成符合高职教育新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教学体系和理念。本文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方案,概要地介绍了构建“双证融通,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强化特色的课程(群)建设与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