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307篇
综合类   210篇
水路运输   53篇
铁路运输   97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以南京长江漫滩地层某道路暗桥全套管钢护筒灌注桩近接既有盾构隧道施工为工程背景,通过单桩及群桩施工期间既有盾构隧道变形现场的实测结果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单桩施工工况下,全钢护筒施工方案相比半钢护筒施工方案,临近既有盾构隧道变形主要发生在钢护筒穿越密实砂层期间,5~15m净距工况下,变形总量增加2.6~4.3倍,影响半径扩大30%;群桩施工工况下,通过调整群桩成桩顺序实现遮挡隔离作用,可有效减少后续成桩对运营隧道的影响,隧道变形量平均降幅达35%。由此说明,穿越密实砂层的全钢护筒方案对既有盾构隧道影响较大,近接运营隧道施工方案须慎重论证,不穿越密实砂层的半钢护筒方案可作为既有盾构隧道结构保护的主动预防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2.
以郑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某区间盾构隧道开挖工程为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将数值模拟软件得出的隧道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值与实际测量的数值进行对比,得到以下结论:隧道拱顶处沉降最大,拱底处隆起最大;研究断面的横向沉降均呈W形分布;断面一地表最大横向沉降值为14.6mm,对应的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横向沉降值为14.2mm;断面二地表最大横向沉降值为7.6mm,对应数值模拟得到的最大横向沉降值为7.2mm,可知横断面沉降的实测值和数值模拟值吻合度较好,说明数值结果比较可靠。对于地表纵向沉降,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前方一定距离处地表形成隆起,这与盾构机与土体之间的摩擦有关,在开挖之后距离掌子面20m左右地表沉降基本趋于平稳,左右线的实测值与数值模拟值吻合度良好。断面二隧道穿越的粉质黏土厚度比较大,且自稳性较好,故断面二沉降要小于断面一的沉降,因此隧道开挖面处的地层特性对盾构开挖的稳定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3.
SMA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SMA混合料进行的路用性能试验,评价了SMA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耐疲劳性能。并通过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比较,分析了SMA混合料的组成结构与强度形成机理。结果表明:SMA是一种具有优良品质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54.
平衡点位置理论上是确定且唯一的,但实际项目中,平衡点的位置很难与理想状况一致。选取7 个自平衡试桩项目,对其平衡点位置进行研究。经统计,7 个项目共有30 根自平衡试桩,且均为摩擦桩型钻孔灌注桩。研究结果表明: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的1/7 ~3/8 处(距桩端)是合适的,满足自平衡试桩的预期目标,即超过设计极限承载力。其中,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1/3 处(距桩端)的试桩占比40%,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1/5 处(距桩端)的试桩占比27%,二者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平衡点位置设置在桩身长度的1/5 ~1/3 处(距桩端),能够提高自平衡试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5.
《交通标准化》2012,(8):26-26
南京华达工程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工程检测仪器研制、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多次参加交通部科研课题的研究,参与了众多(如马歇尔稳定度仪、针入度仪等)仪器标准和检定规程的制定工作;成功完成首批甲级试验室装备配置工作,并通过交通部验收(安徽、江苏等)。  相似文献   
156.
157.
葛辉  王平 《路基工程》2017,(4):27-31
为评价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钢轨与浮置板位移的合理性,通过现场实测与动力学仿真计算,对比分析钢轨与浮置板在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时的位移变化,并且模拟了地铁正式运营后的最不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速的改变对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钢轨与浮置板的垂向位移没有大的影响。列车荷载的增加及不平顺的恶化会导致轮轨之间的作用力加强,进而导致钢轨与浮置板的垂向位移增大。  相似文献   
158.
为研究多塔斜拉桥中塔加劲索涡激振动时域和频域特性,对多根加劲索开展了振动加速度测量和风速、风向观测,研究了加劲索振幅与风速和风向的关系,分析了加速度时程的时域和频域特征。采用解析模态分解法对加劲索涡激振动加速度时程进行了分解,分析了所得分量的时域和频谱特征。研究发现,在无雨和较低风速条件下,同侧并列加劲索仅迎风侧发生明显涡激振动,其峰值振动是以频率为6.25 Hz的第28阶模态主要参与为特征,为高阶多模态涡激振动,明显发振风速约为4~5 m·s-1,风向接近垂直桥轴线,其面内振动明显大于面外。1#加劲索面内涡激振动时程分解得到的3个相邻高阶频率时程分量显示,第28阶模态振动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主导了加劲索振动加速度幅值的增大和减小。同时认为,解析模态分解法不仅能较好地分离含有多个密集频率分量的时域信号,且分解得到的分量不改变原信号分量的频率特征,分解分量再合成的信号与原信号时频特征完全一致。因而可采用解析模态分解法分解具有多个密集频率分量的柔性结构响应,能有助于工程结构风致响应的模态参数识别。  相似文献   
159.
研究目的: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岩性特性,探讨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实测标贯击数N的概率分布,并计算其服从概率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研究结论:目前国内外对标贯实测击数进行杆长修正没有一致意见,建议使用实测击数,可使野外编录、判别的操作性更强.通过实测结果来看,锤击数在15≤N<30范围内可定名为残积土,锤击数在30<N≤50范围内可定名为全风化土.经统计分析认为,深圳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及全风化土实测标贯击数N的概型分布为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60.
导购     
《摩托车》2012,(3):134-135
WH150-2 制造商: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有限公司 发动机型式WH157FMJ-A OH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