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36篇
公路运输   304篇
综合类   208篇
水路运输   51篇
铁路运输   95篇
综合运输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61.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及材料要求的论述,提出了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一般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62.
采用共混、接枝改性技术,将硫、EVA及功能成分按不同比例共混合均匀后制成复合改性剂.所制得改性剂可在普通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直接采取干拌工艺,或采取湿拌工艺,制备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比,拌和温度降低幅度为30℃~50℃,易于拌和、摊铺和碾压,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二氧化碳等废气物的排放,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  相似文献   
663.
为了解决高地温隧道施工环境的热害难题,探究喷雾降温辅助手段降温效果并确定其设计参数,以我国西南地区某隧道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方法,就不同雾滴温度、喷头位置和流量对高地温隧道中不同截面位置温度场湿度场分布影响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喷雾系统弱化了围岩加热新鲜风的过程,使各截面气温显著降低2~3℃;处于喷头后方的隧道截面降温幅度更大,该范围为30 m左右,超出此范围,改变喷头位置不会对其后方隧道气温和湿度产生明显影响;围岩温度35℃、新鲜风25℃的条件下,设置喷雾流量和雾滴温度为0.005 kg/s和20℃可以将掌子面附近100 m范围内气温和相对湿度控制在27℃和47%左右;增加喷头流量是降低隧道环境气温的有效方式,而改变雾滴温度的影响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664.
黄国根 《铁道建筑技术》2024,(2):160-163+172
为解决徐州地铁6号线黄-商区间盾构施工对邻近村庄建筑及居民产生的振动影响,对振动产生机理、传播特性、影响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三种有效减振措施,即盾构掘进参数调整、膨润土混合注浆、减振孔布设。单独测试每种措施对地表的减振效果,再将三种减振措施综合运用于盾构施工中,分析不同措施下的减振效果。实测数据表明,单独测试条件下打设减振孔措施减振效果最好,而通过综合应用几种减振措施后,地表振动速度整体减小近60%,显著降低了对居民和建筑物的影响。本研究对其他工程减振措施制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5.
根据我国的标准车辙试验和不同厚度试件车辙试验结果,分析了长时间车辙试验动稳定度的计算方法,并与标准车辙试验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厚试件车辙试验和标准厚度试件车辙试验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用来指导野外切割的厚试件车辙试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666.
为提高表面层沥青路面抗滑安全性能,文章提出一种适应广西高速公路高温潮湿环境以及重载交通作用下的机制砂SMA-13混合料配合比,并验证分析了机制砂SMA-13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及抗滑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667.
兰升元  刘纪峰  黄凌君  李勇 《公路》2022,67(1):375-382
对莆炎高速公路黄岌、孟坪和沙溪阳3座隧道中Ⅴ类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CRD法、CD法和小步距情况下的开挖方式及对应不同类型衬砌展开阐述和评价,并针对典型断面拱顶沉降、断面收敛等工程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各施工方法和衬砌形式的适宜性及变形规律性,由分析结果可知:(1)各种施工方案中测点变形速率稳定,累计变化值均在正...  相似文献   
668.
介绍了我国现行汽车防抱制动系统道路测试方法和试验项目,通过实测数据详细阐述了相关技术指标的测定和计算,并提出了标准需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建议,对汽车防抱制动系统开发和测试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69.
为探明高海拔特长隧道洞外低温大风的成因、特征及对洞内风场、围岩-结构温度温度场的影响,以国道317线雀儿山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气象站、手持风速仪、红外测温仪、埋入式多点铂电阻温度传感器等,对冬季隧道贯通前后进出口两端隧址区、洞内净空风速、风向、温度以及隧道轴向、径向的围岩-结构温度场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低温大风成因和特征、隧道贯通前后负温区范围、风速风向变化规律以及对洞口段和洞深部围岩-结构温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高原大尺度大气环流产生的高原季风以及雀儿山两侧日照时间、地形引起的小尺度范围内自由大气热力差影响,隧址区冬季风速高、温度低;大风时段主要集中在14:00~21:00,平均风速达10 m·s-1,负温时段主要在19:00~8:30,隧道进、出口日最大气温差分别为23.5℃和28℃;隧道贯通前,进出口两端负温区段在860 m以内;贯通后,出口端主洞和平导负温区段为1 200,1 280 m,分别比进口端长了340,420 m;贯通前后,隧道深部最低风速分别为1.1,2.2 m·s-1,洞内风向由两端向洞内方向转化为主要由出口向进口方向;隧道洞口浅埋段围岩和衬砌结构径向负温范围在贯通前为1.20 m,贯通后为0.80 m,且在上述范围内温度变幅较大;低温大风对隧道深部的围岩温度影响不大,但对结构表面温度影响明显,由于变温区主要集中在二衬混凝土结构内部,因此要重视结构内部产生的冻胀作用。  相似文献   
670.
根据通州湾海域的水文条件,采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结合实测资料对通州湾已围垦区域潮流及含沙量进行模拟及验证,在验证良好的基础上,对不同方案下港池围垦区域附近海域的潮流泥沙运动进行计算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的模拟研究区域的潮流及含沙量变化;围垦区域南侧流速增大,冲刷强度大,有利于深水码头的建立;2种方案下,工程区附近水流流速、流向不同,方案2的泥沙冲淤范围和强度小于方案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