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2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312篇
综合类   373篇
水路运输   41篇
铁路运输   2833篇
综合运输   11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探讨了"5.12"汶川地震后成绵乐客运专线水准网布测的方案和假设条件,通过震前震后水准点高程的对比,得出了汶川地震对成绵乐客运专线高程的影响规律,为相关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2.
以福田站基坑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为例,从系统体系结构、物理结构、软件架构、系统功能、数据库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设计并实现了基坑视频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3.
石太客运专线GSM-R弱场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太专线不同长度的隧道,利用光纤直放站加漏缆与GSM-R系统3种组网方式解决弱场覆盖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光纤直放站对基站的影响及漏缆的选型进行分析,对系统工程应用提出建议,使GSM-R系统更好满足客运专线无缝覆盖的通信要求,保证铁路通信系统安全和可靠。  相似文献   
114.
“全列车进路发码车站”站内低频信息编码设计的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客运专线项目的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关于"全列车进路发码车站"低频信息编码设计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15.
温福客运专线列控系统方案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温福客运专线列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温福客运专线列控中心、轨道电路、应答器及LEU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6.
《世界轨道交通》2010,(2):55-55
各有关单位: 为集中交流、展示中国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近年来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交流国内外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技术装备研发、运营管理先进经验,进一步促进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装备及运营管理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17.
客运专线主体结构以桥梁为主,具有不同于普通铁路的工程建设特性,从而导致不同的环境影响特性。如生态环境影响特点为客运专线桥梁工程桩基施工弃土量、泥浆处置量大,制梁场等临时工程占地多;声环境影响具有声源位置高、声源成分复杂的特点,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增加,空气动力噪声和集电系统噪声显著增加;电磁环境影响特点,高架线路对电磁的遮挡、反射影响不容忽视,电磁辐射影响与车速呈正比。  相似文献   
118.
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疲劳试验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铁路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疲劳验算中混凝土相关疲劳可靠性设计参数取值。编制程序计算多种跨度简支梁在客运专线疲劳列车作用下标准荷载效应比频谱,给出不同跨度简支梁中活性粉末混凝土等效重复应力换算系数。对32m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指标进行分析,给出建议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桥梁疲劳设计目标可靠指标和设计验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9.
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支点平整度控制是箱梁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通过对三系列跨度32 m箱梁分析,对比箱梁在不同支点平整度条件下的受力情况,综合确定各种荷载状态下箱梁四支点不平整误差容许限值,并提出箱梁在制造、存放、运输、架设及运营维护阶段四支点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0.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给定荷载下,对客运专线60 kg/m钢轨18号道岔护轨垫板进行强度和位移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护轨垫板满足强度要求,但最大应力已接近材料的屈服强度,建议护轨垫板的材料采用球墨铸铁整体铸造结构以达到优化结构和提高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