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41篇
综合类   52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就地热再生技术能够很好的利用地面原材料,同时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因此在高速公路中广泛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的特点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工程实例,探讨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72.
结合石安高速公路的养护施工,对传统挖补和就地热再生两种处治路面病害的方案作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就地热再生方案在解决施工交通拥堵、处理深层裂缝、节省养护成本及节能环保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3.
在分析传统施工工艺先天缺陷及质量隐患共性的基础上,提出沥青路面热粘结技术核心内涵以及热粘结的判断标准.从试验结果和应用效果两方面研究热粘结技术在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中的作用,同时从设备角度分析了热粘结技术与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异同,并提出热粘结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4.
曹武安 《北方交通》2012,(10):45-47
就地热再生配合比设计是个复杂的过程,既要考滤采样的代表性,又要考滤RAP、新添料及再生剂的影响。通过对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以后热再生配合比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国外是一项起步较早的成熟技术,我国公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河北、山东、湖北、吉林、海南、宁夏等地相继引进了就地热再生设备,并有部分国内企业已介入就地热再生设备的研制与生产,这些设备目前已完成了相当数量的就地热再生工程,积累了一些理论和施工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6.
《交通标准化》2010,(2):52-53
目前,英达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开上了广肇高速,对微表处施工后路面复发的车辙进行专项治理。因此次车辙治理路段较为分散,需经多次转场,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出色的修复质量及快捷的转场性能,赢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77.
结合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大修工程就地热再生施工,根据就地热再生设备、生产效率、材料及能耗和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经济效益等基本数据,通过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比较进行了就地热再生初步经济分析,并评价就地热再生工艺的技术优势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8.
2009年3月2日,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和施工技术”通过了由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组织的鉴定,专家鉴定小组一致认定其已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英达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使用多组多排路面疏松耙对加热软化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耙松和再收集,代替了传统就地热再生中的铣刨工艺。这套机组在施工中无须打碎骨料,优良的间歇性热辐射加热效果和出色的盘式沥青洒布系统使得道路修复质量、效率及环保方面的效益得到了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79.
为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新技术的集成应用,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为交通建设资源的高效利用彳口循环使用提供示范,2007年交通运输部组织实施了“材料节约与循环利用专项行动计划”,就地热再生技术为该计划推广技术之一。2009年3月2日,国家交通运输部科教司组织专家对“英达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成套设备及施工技术”进行了技术鉴定,与会专家们一致认定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80.
我国高速公路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高速公路使用年限的延长,沥青路面逐渐遭受破坏,沥青路面修补和修建项目不断增多。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在高速公路的改建和维修项目中都有着广泛应用,并且从具体应用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该项技术的运用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