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8篇
  免费   378篇
公路运输   3389篇
综合类   2265篇
水路运输   1688篇
铁路运输   1433篇
综合运输   331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66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77篇
  2011年   563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10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8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7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921.
隧道支护结构应力分析习惯于采用平面应变问题来处理。当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时,按平面应变嗣题来处理则是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因为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其喷锚支护是随着隧道开挖紧跟着掌子面完成的,其应力壮志相当复杂而且基本上属于三维问题,非采用一般平面分析方法所能解决。本文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模拟隧道掘进与支护过程的三维计算模型,用以解决新奥法施工隧道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922.
923.
姚爱玲 《国外公路》1993,13(5):35-37
本文从温度和交通荷载两方面分析了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在MTS试验机上对沥青混凝土罩面进行疲劳测定,得出了温度和交通荷载共同作用下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范围,即在有温度应力和挠曲的条件下,沥青混凝土破坏的边缘范围。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减少反射裂缝的办法。  相似文献   
924.
925.
926.
为解决膜片弹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测量载荷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较大这一工程问题,进行了膜片弹簧生产过程中喷丸、强压等冷强化工艺对其载荷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确认了强化工艺改变了膜片弹簧载荷特性这一事实。对不同阶段膜片弹簧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并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多种材料模型组合,并借助有限元工具,提出一种计算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新方法,使得试验值与计算值之间误差满足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27.
通过模型试验,探讨水深对重锤夯击抛石后夯沉率及抛石应力的影响,以及有、无水情况下抛石夯击夯沉率和抛石应力随落距的变化关系。试验研究成果表明:水面与抛石面齐平的情况与有水的夯击效果相近,为缩比尺模型试验中消除边界效应及水深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8.
为更准确地模拟沥青路面实际的受力状态,基于弹性层状理论,借助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沥青路面三维有限元粘弹性模型,并对其施加非均布垂直和切向摩擦行为的共同影响,分析车辆在匀速行驶时,沥青路面在不同载重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纵向最大拉应力位于基层层底,纵向最大压应力位于沥青面层。超载显著增加了各层结构应力,加速了路面结构的破坏。路面设计时应提高上层材料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929.
为验证某货车驱动桥壳是否会出现断裂和塑性变形,利用CATIA软件对某货车驱动桥壳建立三维实体模型,通过传递数据接口,把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驱动桥壳进行了2.5倍满载轴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分析。计算结果为:板壳和凸缘连接处最大应力为186MPa,小于材料屈服强度295MPa;轮距最大变形量为0.405728mm/m,小于国家规定的1.5mm/m,该驱动桥壳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表明驱动桥半轴套筒与轮毂内轴承的接触面和桥壳与凸缘连接处容易发生损坏,该方法为进一步优化改进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0.
钢桥面板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局部变形。国内对于桥面铺装应力应变分析多采用有限元,实桥长期监测仍然处于空白阶段。该文依托桃浦路蕴藻浜大桥项目,对实桥监测过程中的传感器布设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结构、不同用途传感器选取方面入手,对传感器的埋设方案,安装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为以后工程中传感器使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