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40篇
  免费   1646篇
公路运输   10909篇
综合类   5468篇
水路运输   640篇
铁路运输   7618篇
综合运输   2751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831篇
  2022年   832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674篇
  2019年   751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554篇
  2015年   915篇
  2014年   1498篇
  2013年   1524篇
  2012年   1502篇
  2011年   1794篇
  2010年   1641篇
  2009年   1711篇
  2008年   1649篇
  2007年   1438篇
  2006年   1179篇
  2005年   1078篇
  2004年   989篇
  2003年   823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60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281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12篇
  1994年   225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谭黎明 《北方交通》2023,(10):68-72
临近既有隧道进行挤土桩施工会对桩基周围的岩土体造成一定扰动,并对临近既有构筑物产生超净孔隙水压力和水平挤压力。以某建筑项目地下室基础预应力管桩临近既有隧道施工为例,利用小孔扩张理论计算出挤土桩的施工影响范围,通过分析计算影响范围及桩基与隧道的平面距离关系,发现该项目桩基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很小,提出将靠近既有隧道的两排预应力管桩改为非挤土桩等建议,从而使沉桩挤土效应的不良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902.
赵伟  王洋 《北方交通》2023,(12):83-87
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工业展览馆站—五爱街站区间下穿陆军总院人行天桥,隧道结构与桥桩竖向净距约3.97~6.47m,采用有限元计算分析矿山法地铁区间施工对人行天桥的影响,结果显示矿山法地铁区间施工人行天桥桥墩底部最大沉降量为5.12mm,最大差异沉降量为3.92mm,墩底部最大水平变形量为0.66mm,桥墩最大倾斜为0.15‰,可以保证人行天桥安全。  相似文献   
903.
宾胜林 《北方交通》2023,(12):88-91
结合贵州省某隧道涌突水处治的工程实例,通过专项水文调查对涌水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确定了隧道瞬时最大涌水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病害的综合处治方案。该方案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04.
现有普通干线公路桥梁与隧道普遍存在建设年代久远、设计标准低、耐久性不足的情况,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养护资金至关重要。从养护管理决策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了传统桥隧养护管理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桥隧养护管理科学决策新思路,对管理手段进行改进,使养护管理决策更为科学,实现养护资金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905.
特长隧道施工辅助通道的位置选择非常关键,合理选择施工通道可有效增加主洞掘进工作面,最大限度利用资源配置。主要从通道长度、坡度、总工期、施工排水、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后的施工通道纵坡减小、造价降低、工期提前,实现了“安全、优质、经济、快速”的建设管理目标,优化思路可为特长隧道施工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6.
焦天磊  霍云峰 《北方交通》2023,(9):85-87+91
层状软岩隧道由于受层理作用明显,大变形问题突出,特别是在高地应力的作用下更是加剧了该类隧道的设计和施工难度。为探究高地应力条件下互层软弱围岩的合理施工方法,依托尖山高地应力互层软岩隧道,采用离散元软件3DEC对不同施工方法下隧道的围岩变形与支护受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可以有效控制变形并改善支护结构受力,灵活多变且工序简单,建议在施工中采用。  相似文献   
907.
谢远  钟宇健  赖金星 《公路》2020,(3):331-336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逐步的发展完善,在实际施工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盾构下穿既有桩基础的工程案例。为研究新建地铁对临近地下车库桩基础的影响,以某地地铁工程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距隧道越近,则桩体所受到的影响越大,影响范围大约为50m;同一楼层之间,楼板桩所受到的轴力基本一致,而轴力最大处位于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以下,轴力减小;施工完毕后,地表整体下沉,隧道上方土体下沉约为7mm,大厦下沉约为8mm,并且大厦有向隧道一侧倾斜的态势,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08.
针对特长公路隧道常规分段纵向式通风系统运营费用昂贵的问题,提出采用双洞互补与竖井送排相结合的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在理论分析的前提下给出换气横通道与竖井的合理结合方案,详细推导适用于超出常规双洞互补通风方式限制长度的隧道的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计算方法;通过比较传统分段通风方式和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的交通风与隧道结构利用效率,对改进型混合通风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工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与常规分段纵向式通风方式相比,前者有效地提高了交通风的利用率,降低了由于交通风太过富余而对隧道通风产生的不利影响,同时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在最不利的行车阻滞工况下,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需要通过竖井进行送排的风量之和由1 723.06 m3·s-1降至804.62 m3·s-1,降幅达53.3%,有效地减少了轴流风机的功率,降低了对竖井的设计要求;在隧道通风最不利工况下,射流风机的配机功率提高了84%,轴流风机配机功率降低了52.4%,虽然射流风机购置费用增加,但总配机功率仍然减少13.1%,极大地节省了运营费用;在土建方面,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增加了2个横风道,取消了部分送排联络通道,相互抵消,但竖井的规模减小,土建费用有所下降;改进型混合通风方式增加了2条排烟通道,解决了双洞互补通风方式中火灾排烟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9.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各类复杂的组合线形设计更为常见,例如直线与平曲线间组合或不同平曲线间组合。驾驶人在相邻组合路段行驶时会感知到线形的变化,引起驾驶行为的改变,最终车辆的纵向加速度也会随之改变。频繁的加减速行为会引起驾驶人不适,甚至形成安全隐患。目前针对相邻组合路段驾驶行为的研究中,关于加速度的研究主要基于路段特殊点进行计算。随着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为高速公路的设计评估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及试验条件支撑。在高仿真驾驶模拟器中,基于湖南省永吉高速公路道路设计参数及周边地形环境参数,构建山区高速公路的三维虚拟模型,以山区高速公路中的相邻组合路段为研究对象,获取山区高速公路组合线形路段的车辆纵向加速度数据,提取加减速事件后,基于驾驶人的加减速行为,采用混合Logit模型,分别判定道路线形层和驾驶人层的影响,研究组合线形对驾驶人纵向加减速选择的具体影响变量以及变量的影响范围。研究结果表明:下游路段最大曲率、上游路段圆曲线段比例、下游路段变坡点数量、下游路段曲线数量、上游路段平均曲率和当前位置曲率等对驾驶人加减速行为有显著影响;通过对比混合Logit模型和多元Logit模型,指出驾驶人层面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山区高速公路连续纵向加减速行为的建模方案,并可为研究驾驶人在复杂线形条件下的纵向加速度选择行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10.
为了探索绿泥石片岩地层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及合理支护形式,以陕西省宝(鸡)汉(中)高速公路连城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采用单层I22b、双层I22b和双层HK200b钢架的3种初期支护形式,通过对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现场量测,对比分析了不同初期支护形式的变形控制效果,提出了大跨度公路隧道软岩大变形控制方法和支护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大预留+双层HK200b钢架分次强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联合支护体系能有效控制隧道大变形灾害,避免初期支护变形侵限及频繁拆换拱;该支护体系中第1层初期支护钢架的刚度不宜太弱,以避免因其刚度不足导致的局部失稳和局部拆换问题;试验断面第2层初期支护的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61%,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约占第1层初期支护围岩压力的40%;调整仰拱曲率对于优化结构受力和防治仰拱底鼓作用显著;基于对连城山隧道试验断面围岩压力和径向位移的统计分析,建立了不同支护阶段和不同刚度下的围岩-支护特征曲线,揭示了围岩与支护的相互动态作用机制和“多层分次强支护”大变形控制方法的支护作用机制;结合连城山隧道大变形处置实践,总结提出了“三台阶留核心土法+大预留、多层、分次支护+大管径长锁脚锚管+深仰拱”的大变形控制技术、“不侵限、不换拱、不破坏压密区”的大变形防控理念及“大断面、少分步、快挖快支”的施工原则。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