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9篇
  免费   221篇
公路运输   1112篇
综合类   552篇
水路运输   483篇
铁路运输   526篇
综合运输   11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岩沥青是一种天然沥青改性剂,它具有改善路面的路用性能的特性。以“轮胎驱动式路面功能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作为试验平台,添加不同含量的岩沥青改性乳化沥青对微表处混合料进行改良,并进行室内加速加载试验。通过模拟实际道路特点,分析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变化规律,并定量评价岩沥青的含量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对推动微表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2.
以西部某千枚岩软岩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喷层厚度条件下围岩的洞周位移、喷层混凝土内力进行对比分析,对其随喷层厚度增加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混凝土厚度的大小对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的控制作用不明显;喷层厚度的大小对下台阶开挖后的内力影响显著;喷射混凝土厚度对围岩变形控制具有一定作用,但仅限于一定厚度范围内,当喷层厚度超过一定量值后,喷层对于围岩变形控制效果将不再明显,但其对喷层内力的影响却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53.
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是主跨为638m的双塔组合梁斜拉桥,南塔主墩处河床为裸露大倾斜中风化灰岩,若按常规方法施工,则无覆盖层条件下钻孔平台搭设困难,故基础采用高低异形刃脚钢围堰施工。该围堰四周韧角可以依据河床岩面形状进行调整,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下无覆盖层的河床岩面。钢围堰施工所采用的整体翻转施工工艺,不仅可以满足渡洪要求,而且还可有效缩短工期,可供类似环境条件下钢围堰的设计、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954.
针对现有的道路纵断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该文对纵断面设计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夹点拖动的纵断面设计动态拉坡新方法,并介绍了Auto CAD.NET API夹点强制协议的技术原理,以及纵断面切线夹点和竖曲线夹点的设置方法,对道路纵断面设计利用计算机科技发展新技术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955.
结合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实践,采用大量室内试验对印尼布敦岩沥青的胶浆性能和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随着岩沥青掺量的增加,混和沥青的热稳定性和耐老化都有明显增加,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稳定度、劈裂强度等指标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956.
蔡振宇  黄旭 《隧道建设》2014,34(5):478-483
为减少小净距重叠隧道爆破开挖对结构及中夹岩的不利影响,以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大龙山站—花卉园站区间重叠隧道(长约500 m)爆破开挖为依托,首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相关施工经验,说明重叠段总体施工方案优选为"先上洞后下洞"的开挖方法,但需根据净距大小采用不同的施工措施;然后通过理论计算论证了上下间距较小时爆破开挖不能保证结构安全,需要采用减震爆破及非爆破的开挖技术,才能保证中厚层状岩最小净距重叠隧道"先上洞后下洞"开挖方法的实现。实施效果证明:对于中夹岩厚度小于3.5 m的最小净距地段(长约25 m),可先行开挖上洞上台阶,预留下台阶,并待后行下洞减震爆破通过后,再采用非爆破开挖预留的上洞下台阶,以完全消除爆破开挖对最小净距中夹岩的影响,确保了最小净距段结构及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57.
周鲁 《隧道建设》2014,34(6):539-545
为解决过煤层采空区分布区及水源地保护区铁路选线难题,依托山西某煤运铁路通道,提出下穿煤层采空区,上跨水源供给稳定饱和水位的隧道方案思路。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综合地质勘察技术方法及手段,用于煤层空间分布及水源饱和水位的勘探,并借鉴煤矿工程、铁路工程及地下工程经验及理论,结合数值模拟提出煤层采空区下铁路隧道65 m的安全覆岩厚度,为方案论证及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58.
以小型加速加载试验设备(MMLS3)为基础试验平台,研究了青川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长期路用性能,并将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青川岩沥青可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和高温稳定性。综合考虑路面长期使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及经济性,推荐了青川岩沥青的合理掺量。  相似文献   
959.
基于桩间摩擦拱效应,考虑坡面倾角对抗滑桩桩间距的影响,并以此建立计算模型,分别得到了相应的桩间距计算方法。通过考虑摩擦拱顶部和拱脚处土体强度,得到了相应的计算桩间距公式,并在一定条件下以此为临界点来最终确定桩间距的计算结果。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考虑斜坡倾角情况下抗滑桩桩间距的计算模型比较合理,并分析了桩间距与土体内摩擦角以及桩间距与斜坡倾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0.
本文针对软岩地区连拱隧道,开展了公路连拱隧道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连拱隧道的开挖、衬砌过程中围岩压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围岩压力的松弛范围,探讨了连拱隧道施工过程各工序的相互影响,得出了施作衬砌后与围岩压力回升量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