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0篇
  免费   270篇
公路运输   1606篇
综合类   1057篇
水路运输   891篇
铁路运输   1342篇
综合运输   28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338篇
  2010年   340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些年,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数量逐渐增加,促进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着道路工程建设规模的增大,在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岩溶地区隐伏溶洞的存在,增加了工程建设的实际施工难度。以贵州省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第13合同段承建的龙塘坪隧道的实际施工为例,运用了有限元计算方法对溶洞顶板稳定性及变形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相关研究领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2.
文章根据公路隧道初期支护的情况,制作了足尺寸的衬砌模型,并在模型中设置了模拟隧道初期支护背后空洞、回填不密实等典型缺陷工况,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不同频率的雷达天线时,异常体的测试分析结果有较明显的差异,表现出了各自的优缺点;同时结合相对介电常数标定、时长参数设定、距离归一化、脉冲响应滤波及天线的选择使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可供使用地质雷达法检测隧道初期支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3.
134.
详细介绍了贵州省遵义市青杠坡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通过分析可知,地质勘察分析对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至关重要,建议施工中如发现新的地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135.
主要阐述了余庆省道305线龙溪镇过境线改移工程建设条件及其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36.
受通车及路面等条件的限制,对已建高速公路进行岩溶塌陷探测的手段有限。文章基于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参数,应用探地雷达对常张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区进行无损探测,推断出该路基的岩溶发育及稳定情况。探测成果表明,探地雷达是一种快速无损的探测方法,可为高速公路岩溶处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7.
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带来了很多问题,公路路基病害频繁发生,缩短了公路工程使用寿命。地质雷达在公路路基质量检验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公路路基质量检测精度,是一种优秀的检测方法,因此以河北省某公路路段的路基质量检测为例,对地质雷达在公路路基质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8.
利用数值波浪水池进行船舶航行预报,是计算船舶水动力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建立船舶水池的数值控制方程,然后利用网格划分对船舶周围的流场进行划分,最后利用Wigley-III船舶模型计算船舶在规则波中航行时受到纵向、垂向和纵摇力矩的系数,将其与势流理论(3D-BEM)和DUT计算方法相比较。  相似文献   
139.
岩溶是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极易因不同位置、不同规模的溶洞而影响隧道整体稳定性,导致隧道支护结构开裂、渗漏水等病害。为深入研究岩溶的超前探测技术及其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丁家湾隧道的工程实例,全面分析其工程特性,利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溶洞情况进行精准探测,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工况下溶洞对隧道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岩溶隧道灾害处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0.
TSP作为目前最先进的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探测仪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在现实中存在各种问题,从而导致该仪器的预测精度受到了极大限制,主要阐述如何提高其预测精度,更好地为隧道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