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5篇
  免费   290篇
公路运输   1666篇
综合类   1034篇
水路运输   780篇
铁路运输   685篇
综合运输   210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41.
Case法高应变桩基承载力检测,与静载法相比具有简便、经济的优点。它是运用一维杆弹性波理论,通过在桩顶施加锤击力,使其达到瞬态高应力应变状态,从而确定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对case法的理论和试验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2.
冯沅 《北京公路》1999,(1):15-17
本文对开山软岩填筑路基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试验路段的施工做了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43.
结合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段桩基施工的实际情况,通过五座桥梁施工所采用的措施,简略介绍挖孔桩所遇不同地质情况的几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4.
乌鞘岭隧道F_7断层围岩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区域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层、极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支护措施、施工方法等方面分析了造成F7断层带隧道大变形的原因,针对活动断层带隧道大变形防治中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思想进行探讨,总结出活动断层带隧道设计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5.
相较于贯通节理,岩桥的存在使非贯通节理岩体受力破坏过程更加复杂。为探明其对破岩影响,通过采 用 PFC2D建立单向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离散元模型,研究岩桥长度和倾角对岩体破碎模式、法向力、裂纹数 量及比能耗等参数的影响,揭示非贯通节理岩体滚刀破岩特性。研究发现:岩体以张拉破坏为主,节理对裂 纹扩展的“导向作用”明显,裂纹扩展方向总是趋向于和其距离最近的节理;竖向应力水平随节理倾角增加呈现 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 45°倾角下达到最大值,应力区形状受到节理位置影响,两者具有一致性;完整岩体法 向力均值和峰值均大于节理岩体,节理对于破岩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60°、90°节理倾角下的比能耗值 明显低于其他节理组合,60°倾角下呈减小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25 mm 时取得最小值;0°、90°倾角下呈先减小后 增大趋势,在岩桥长度为 15 mm 时取得最小值。  相似文献   
46.
某市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一座跨河桥梁,隧道近距离施工可能引起地层发生变形,导致既有桥梁桩基产生附加内力和变形,影响既有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采用 ANSYS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维非线性模型对盾构穿越河道施工进行动态模拟,并从地表沉降形态、桥梁桩基的位移和倾斜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铁一号线过河段施工会导致地表和桩基产生一定沉降,桩基还会产生倾斜,但管片的轴力和弯矩均在合理的范围内,能确保桥梁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47.
根据竹山隧道施工现场的监测情况,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隧道的变形破坏特征。结合竹山隧道的具体情况,从围岩岩性、施工、力学、支护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竹山隧道的变形破坏机理,重点分析绢云母片岩破坏模型——弹性梁计算模型,从力学方面给出了竹山隧道的破坏机理主要是绢云母片岩的失稳破坏,可对类似工程的变形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8.
以西部某千枚岩软岩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施工工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针对不同施工工法的围岩应力、洞周位移、初期支护受力状况进行对比,进而提出了合理的施工工法.研究结果表明:CD法施工较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和上下台阶法对围岩的稳定更为有利,但其初衬和临时竖撑的连接质量是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应予以重点关注;上下台阶法和上下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差别不大.建议围岩施工以上下台阶法为主,当遇到特殊地质情况需要加强衬砌,此时建议采用CD法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  相似文献   
49.
深圳地铁5号线洪浪—兴东盾构区间下穿广深高速公路立交桥,立交桥为双幅桥梁,1.2 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岩层为全风化花岗岩,桩基为摩擦桩,隧道结构边缘与桥桩外侧最小净距为1.6 m。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盾构施工期间对桥桩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盾构区间下穿立交桥的相关施工技术措施,并结合施工过程中采集的现场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0.
结合溆浦至怀化高速公路沅水大桥深水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介绍了岩溶地区深水环境下钻孔灌注桩的成桩工艺要点、关键施工技术及事故预防处理措施,可供类似地质条件的岩溶桩基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