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65篇
公路运输   1071篇
综合类   741篇
水路运输   55篇
铁路运输   30篇
综合运输   7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分析内河通航情况,评价桥区水域航道饱和程度,研究不同船舶领域模型对航道饱和度评价造成的影响,构建了基于船舶A IS数据的通航饱和度模型.通过大量历史船舶A IS数据分析,计算了船舶交通流量、通航密度、通过能力等参数,基于停船视距船舶领域构建了通航饱和度模型,提高了饱和度计算精度;分析了饱和度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提出了最大饱和度等评价指标.以长江中游武汉河段桥区水域为例,研究近三年桥区水域通航饱和度用以验证.结果表明,长江中游桥区水域通航饱和度平均约为20% ~30%;武汉长江大桥附近饱和度最大可达53%,与实际较为相符;基于藤井船舶领域模型相比停船视距船舶领域模型计算所得的通过能力值高76%,饱和度低43%.采用停船视距船舶领域计算所得饱和度随区域交通流特征而变化,相比于传统方法更加精准.   相似文献   
52.
针对车道保持系统中的横向控制问题,采用人工势场法设计了转角控制器。选择跨道时间为势场参数,建立多模式跨道时间模型,以跨道时间为变量设计势场函数,以得到的势场力代入参考车辆模型得到理想横摆角速度和理想侧向加速度,以车速为阈值计算出理想方向盘转角,用PID控制跟踪理想方向盘转角实现车道保持。利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还与传统道路势场法做了对比,并在实车上验证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介绍了区域管制中心接管的历程,针对我国现阶段区域管制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高空管制下限调整的必要性,并依据《民用航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运行指导材料》中国际民航组织推荐的获取区域管制扇区容量方法,建立扇区容量评估模型,同时以北京区域管制中心为例,分析高空管制下限调整前后扇区饱和度的变化,对于减轻管制员工作负荷,保证航班安全有序运行,保证空域更灵活使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为了管理和解决潮汐式交通拥堵,本文对拥堵特性进行了分析,对使用潮汐车道解决潮汐式交通拥堵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潮汐车道的设置条件和设置方法,调查了选定路段的交通现状及高峰交通量,通过VISSIM软件进行路段仿真,论证了潮汐车道对潮汐式交通拥堵的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55.
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员疲劳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双车道公路由于地形条件限制线形复杂多变,山体及路侧植被遮挡视线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驾驶操作的难度和强度.导致驾驶操作频繁、精神紧张.长时间高强度、大负荷的驾驶操作极易产生驾驶疲劳,进而发生交通事故.因此,研究山区双车道公路驾驶员的驾驶疲劳特性,可为山区公路的交通安全设计和管理提供参考,预防交通事故,保证人车安全.  相似文献   
56.
为解决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考虑行人与机动车在冲突点为寻找间隙穿越的交替穿插的抢行博弈过程,重新设计行人过街信号相位方案,提出人车搭接相位行人过街模式;考虑行人专用相位过街模式,给出两种行人过街模式的信号控制策略;构建优化模型,并对模型等价变换,降低计算复杂度.结果显示:常规交叉口处于高饱和状态时,两种行人过街模式下平行流交叉口分别降低了73.8%、50.3%的车均延误,故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效益更优;人车搭接相位过街模式与不考虑行人过街模式相比,交叉口车均延误仅增加 0.6~3.8 s⋅ pcu-1 .研究成果可为平行流交叉口行人信号配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杨晓光  杨静  史玉茜 《城市交通》2012,(4):65-71,18
为分析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左转非机动车过街模式(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以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一体化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动态交通条件下,定量分析两种模式对典型两相位和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的单独与综合影响。在通行效率方面,选取机动车通行能力作为评价指标;在安全性方面,引入一个可比选交通设计方案的指标——交通当量冲突。通过理论与实例分析,从通行效率和安全性两方面给出了两种模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在上述方面均有单独优势;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在相应的左转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交通量条件下两种模式均能同时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四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两种模式均不能同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8.
随着安徽省高速公路网络化步伐加快和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工作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结合ETC工程改造的实践,阐述了系统功能、设备选型及车道布局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9.
针对地铁换乘站换乘方式适配性评价难题,提出总体技术方案并构建设施平均密度、能力饱和度、平均疏散时间等量化评价指标,以典型十字换乘站——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为例,重点分析换乘方式能力适配性问题。通过车站客流仿真及指标计算评价,发现站台能力不足及换乘设施客流冲突等问题突出。因此,从行车组织及车站结构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其中压缩行车间隔仅能提升车站运能,但难以解决换乘节点客流冲击问题;而优化车站结构仅能减缓换乘设施压力,若同时实施,则能彻底解决能力不足和冲击性问题。建议大客流换乘站不采用十字节点换乘,应结合工程条件优先考虑T型或L型换乘。  相似文献   
60.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58-160
基于主预信号协调控制的交叉口可变车道,在车道功能转换时,其转换过程的延误不可忽略。通过分析车道功能转换过程的车辆到达-驶离累计曲线图,得出不同情况下延误计算公式。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延误公式的选取及计算,最后讨论了不同因素对转换过程延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