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146篇
综合类   237篇
水路运输   307篇
铁路运输   150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为了对高陡横坡段桥梁双桩基础进行合理分析,提出一种适用的有限差分法。首先,针对陡坡段桥梁基桩不同特征段的承载特性,将后桩划分为嵌固段及受荷段,同时,将前桩划分为嵌固段、受荷段和自由段。然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及桩顶变形协调,并引入边界条件,建立了适用于高陡横坡段桥梁双桩基础内力及位移分析的简化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P(荷载)-Δ(位移)效应及连系梁的影响,分别对各特征段基桩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并引入相邻特征段满足的连续条件(即位移连续、转角连续、剪力连续及弯矩连续),推导出各微分段的控制差分方程,以MATLAB为平台编制相应计算程序,迭代求解桩身位移,进而求解其内力。最后,结合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对理论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并以现场试验桩为基础,分析连系梁及P-Δ效应等对高陡横坡段双桩基础内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实测数据均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可行、合理,可为高陡横坡段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提供参考;有自由段存在的基桩,P-Δ效应明显;连系梁对倾斜荷载下基桩桩身内力具有显著影响,连系梁的存在会对上部荷载进行重新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P-Δ效应,对桩身变形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42.
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斜拉索长度也越长,会同时存在发生风雨激振和涡激共振的可能性。风雨激振参与模态主要为低阶,涡激共振参与模态为高阶,这给斜拉索减振阻尼器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黏滞惯性质量阻尼器(Viscous Inertial Mass Damper,VIMD)的斜拉索减振效果。首先,将斜拉索简化为张紧弦,建立了斜拉索-VIMD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然后,以苏通大桥A30号斜拉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各参数对该系统模态阻尼比的影响。最后,研究了阻尼器支架刚度对斜拉索-VIMD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并将数值解与近似解析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的黏滞阻尼器中并联惯性质量单元,可显著提高斜拉索的模态阻尼比,非常有利于减振;斜拉索-VIMD系统各阶模态的量纲为1的阻尼比曲线不重合,这与传统的斜拉索-VD(Viscous Damper)系统不同;斜拉索-VIMD系统的模态阻尼比随支架刚度的减小而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743.
为了从众多复杂的影响因素中单独剥离出智能交通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定量评估智能交通对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升的贡献,在充分借鉴政策公共效应双重差分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匹配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双重差分与倾向得分匹配相结合的定量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筛选出城市道路网平均运行车速、地区生产总值、民用汽车拥有量、道路长度、常住人口等作为模型评估的变量指标。然后选择36 个城市,采集了其2008—2012 年的基础数据进行对照。研究提出的基于匹配和双重差分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稳健性,可用于量化评估智能交通建设对交通运输效率的改善作用。模型实证分析测算结果显示:智能交通建设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对城市交通平均运行速度提升的贡献约在9.2%左右。  相似文献   
744.
微波暗室静区反射电平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暗室静区性能的仿真计算通常采用几何光学法,而这种方法对于高频场计算准确性较高,当微波暗室应用于较低频率时,再利用这种方法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文章在探讨两种微波暗室静区性能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在微波暗室仿真计算时,对于高频段采用几何光学法,低频则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两种分析方法相互补充,能够较好的满足微波暗室静区指标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5.
为分析冻结法冷冻钢管片更换尾刷的温度场及该工艺的安全可靠性,对冷冻钢管片进行设计阐述,并对积极冻结及维护冻结期间的温度场进行监测、利用FLAC3D对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该钢管片进行隔热、隔风措施可以保证冻结帷幕发展效果。  相似文献   
746.
吴昊  王洪战 《铁道勘察》2023,(3):19-23+30
为解决CAD等电子海图中IHB格式水深数据由于分散式注记而无法有效提取及再利用等问题,提出一种模糊匹配逻辑算法。根据一个完整的IHB格式水深数据由独立的整数字符、小数字符和负号字符等元素组成的特性,研究各元素的插入点间距、字符旋转角度、制图比例与水深间距之间的相关对应关系,得出其判断条件的各项阈值标准,最终形成逻辑匹配的模糊算法。通过计算机编程,使用文件数据流I/O读写技术直接访问CAD交换格式文件,利用矩阵分块、多线程等技术实现海量离散元素的快速读取、识别、分类、模糊匹配,并生成水深数据文件报表。在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施工中,对该模糊算法进行实地检验。通过将模糊匹配水深图与原始水深图套合对比,统计二者坐标的差值,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实现既有成果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47.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组特解的一种求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差分方程求特解的待定系数法,推广到方程组的情形,给出了求方程组特解的一个比较可行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48.
本文作者海朋先生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从预防提单风险角度撰写了这篇内容翔实、颇富借鉴价值的文章。全文共分三部分论述:提单风险及其原因;防止提单风险的对策;充分利用国际海事局的服务。因本刊篇幅所限,整篇文章将分两次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49.
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 ,对制订仲裁文书格式的必要性、制订仲裁文书的原则 ,以及仲裁文书的分类进行了分析论证。指出 ,制定统一的仲裁文书格式 ,是实施仲裁法、保证仲裁质量和当事人仲裁活动的法律效力的需要 ,是总结仲裁经验 ,积累档案资料的需要。提出制订仲裁文书应遵循依法制订、协调统一、简明便用的原则。阐述了制作仲裁文书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50.
XML格式报文的应用,使无力承担昂贵的专网传输费用的中小企业也能充分享受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更有效地开展业务,发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