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29篇
公路运输   146篇
综合类   237篇
水路运输   308篇
铁路运输   149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物流工程研究中心结合国家科技部基础性项目“物流配送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研究和制定了有关运输电子数据交换的系列报文标准。8个已列入国家标准且均已报批,其中的《运输指示报文XML格式》和《运输计划及实施信息报文XML格式》已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围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832.
833.
为了解决舰船混合云应用场景下攻击者利用重复数据删除作为隐通道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隐私的舰船云数据多副本安全共享方法,将差分隐私的随机性与轻量级数据加密进行结合,在减少对计算资源占用的同时实现用户隐私信息在混合云上安全共享。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抵御侧信道攻击,保证在私有云上和公有云上仅有一个数据副本,用户文件的关键信息均存放在可信的私有云上。  相似文献   
834.
835.
随着车联网及自动驾驶相关应用的推广与普及,车载定位系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文章立足于车载定位系统的原理与架构,着重介绍了车载高精定位关键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传统卫星定位、差分定位、关系导航及组合导航及其组合方案,并在最后对车载定位系统的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为满足自动驾驶相关场景带来的需求和挑战,车载定位系统已在原有的单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加入差分定位、惯导系统及对前两者进行融合的组合导航,在不断提高定位精度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车载定位的抗干扰能力及带遮蔽环境下的动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36.
研究含裂纹损伤船体板板条梁两端固支,受横向阶跃均布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考虑横向剪切变形和几何非线性,根据Hamilton原理导出板条梁的非线性动力方程,并应用线弹簧理论将裂纹引入到动力方程中,用有限差分法对方程进行求解。文中讨论了裂纹的存在与否,载荷作用形式,裂纹长度和裂纹位置等因素对船体板板条梁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7.
为了对高陡横坡段桥梁双桩基础进行合理分析,提出一种适用的有限差分法。首先,针对陡坡段桥梁基桩不同特征段的承载特性,将后桩划分为嵌固段及受荷段,同时,将前桩划分为嵌固段、受荷段和自由段。然后,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及桩顶变形协调,并引入边界条件,建立了适用于高陡横坡段桥梁双桩基础内力及位移分析的简化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P(荷载)-Δ(位移)效应及连系梁的影响,分别对各特征段基桩微元进行受力分析,并引入相邻特征段满足的连续条件(即位移连续、转角连续、剪力连续及弯矩连续),推导出各微分段的控制差分方程,以MATLAB为平台编制相应计算程序,迭代求解桩身位移,进而求解其内力。最后,结合室内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对理论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并以现场试验桩为基础,分析连系梁及P-Δ效应等对高陡横坡段双桩基础内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及现场试验实测数据均吻合良好,表明该方法可行、合理,可为高陡横坡段桥梁工程设计计算提供参考;有自由段存在的基桩,P-Δ效应明显;连系梁对倾斜荷载下基桩桩身内力具有显著影响,连系梁的存在会对上部荷载进行重新分配,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P-Δ效应,对桩身变形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838.
随着斜拉桥跨度的增大,斜拉索长度也越长,会同时存在发生风雨激振和涡激共振的可能性。风雨激振参与模态主要为低阶,涡激共振参与模态为高阶,这给斜拉索减振阻尼器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黏滞惯性质量阻尼器(Viscous Inertial Mass Damper,VIMD)的斜拉索减振效果。首先,将斜拉索简化为张紧弦,建立了斜拉索-VIMD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然后,以苏通大桥A30号斜拉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各参数对该系统模态阻尼比的影响。最后,研究了阻尼器支架刚度对斜拉索-VIMD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并将数值解与近似解析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的黏滞阻尼器中并联惯性质量单元,可显著提高斜拉索的模态阻尼比,非常有利于减振;斜拉索-VIMD系统各阶模态的量纲为1的阻尼比曲线不重合,这与传统的斜拉索-VD(Viscous Damper)系统不同;斜拉索-VIMD系统的模态阻尼比随支架刚度的减小而急剧减小。  相似文献   
839.
城轨列车速度曲线研究对于优化列车运行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得到更好的城轨列车速度曲线优化效果,本文针对列车运行准时性、运行能耗和舒适度3个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的速度曲线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城轨列车运行过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通过采用精英镜像初始化策略、引入参数自适应和多变异策略,提升多目标差分进化(MODE)算法的性能,并通过与其他6种对比算法在ZDT系列测试函数上所得的反世代距离评价指标(IGD)值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越性;最后,结合南昌地铁一号线某区间真实线路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MODE算法(IMODE)相较于对比算法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在列车节能优化问题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0.
文章采用二维弹性波方程有限差分法对黄土区域断层地质构造进行波场模拟。 根据炮集的响应记录, 对黄土区域断层模型中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震响应特征的变化进行分析。 经研究可得,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多个炮集记录的波场特征, 不但可以对断层进行快速地判断, 而且为判别断层类型、 分析断层断裂范围与跨度埋深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提供极为重要的依据。 这种分析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识别实际工程勘探中断层的位置, 为观测系统的合理设计和采集参数的设置提供指导, 而且对提高黄土工程地震勘探的效率和准确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