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篇
  免费   31篇
公路运输   359篇
综合类   317篇
水路运输   96篇
铁路运输   353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青岛海湾大桥连接线工程重庆路互通式立交由于其所处地形和吊装作业高度受限,无法进行常规吊装作业,故改为顶推安装施工.重庆路互通式立交的钢箱梁为小半径平曲线和小半径竖曲线相结合的空间曲线形桥梁,该类桥型采用顶推方法作业需解决若干技术难点.介绍此类复杂立交钢箱梁顶推施工采用的各项技术措施,供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2.
介绍桥梁纵断面设计。包括总跨径确定、桥梁的分孔、桥面标高、桥上和桥头引道的纵坡以及基础的埋置深度的确定。  相似文献   
53.
提出一种利用低阶测试模态对桥梁构件抗弯刚度进行有限权量平差的最小二乘解识别方法。通过对主跨110m的广州大桥主桥3跨变截面连续箱梁实桥梁体抗弯刚度进行数值模拟识别及结合桥梁现场动静载试验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此方法利用现有的测试技术对大跨径连续梁桥进行抗弯刚度识别误差是常规最小二乘解识别误差的1/8~1/10,识别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4.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在人-车-路(环境)系统中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的非线性特性。为了体现车辆、道路结构对驾驶员认知过程的作用和认知结果形成的影响,驾驶员弯道安全感受模型采用弯道平曲半径、车辆运行速度和驾驶员驾龄作为道路线形、车辆结构动力性、驾驶员经验的主要特征参数集,在增加积极和消极补偿运算的基础上,构建出模糊逻辑推理规则与神经网络优化逼近运算相互结合的5层推理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表明5层结构模型能够较好的满足特定弯道条件下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的认知推理预测要求,能够准确的、稳定的再现出驾驶员主观安全感受同驾龄、平曲半径和车辆运行速度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55.
阐述了湖北省宜昌市某一级公路设计过程中分离式路基设置的原因及其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等方面的设计方法和过程,介绍了整体式路基和分离式路基过渡路段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尺寸的控制。  相似文献   
56.
王国锋 《公路》1994,(11):1-6
以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三维定位原理为基础,用Lagrange多项式插值和三次Spline曲线拟合求定GPS点正常高的两种方法,对最佳拟合路径及起始数据的正确性检验均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给出用于不同测站数下拟合精度的估算公式。经实例验证:拟合出的正常高高程,不仅可满足公路带状地形大比例尺测图精度的要求,而且在GPS测线较短的地势平坦地区,其精度地基本上满足了公路基平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7.
杭州市钱江新城在钱塘江边建设城市阳台时,同时建设了平行于钱塘江大堤的管廊,将电力、通信和两根给水管道纳入其中集中管理。该文介绍了管廊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原则及具体设计内容,同时,对于放置于管廊中的DN1600给水管的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8.
论述了用AutoCAD结合Excel对公路竖曲线进行设计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将竖曲线用AutoCAD精确地展绘在横纵比例不等的纵断面图上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讲解.  相似文献   
59.
文章针对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公路平面设计特点,介绍利用小计算器确定平曲线的平面设计方法,为提高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的工作效率及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竖凸曲线与平曲线组合设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借鉴了国外对曲线前必需视距(PVSD)的研究成果,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竖凸曲线上的视距变化,提出了符合中国的竖凸曲线与平曲线组合设计新方法,并用交通事故为指标对新旧两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