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4篇
  免费   307篇
公路运输   1540篇
综合类   862篇
水路运输   658篇
铁路运输   750篇
综合运输   211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广乐高速公路工程K102高边坡长期监测,利用现场监测数据修正ABAQUS计算模型,反算力学参数,依据此力学参数对边坡进行了不同开挖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了该边坡的最优开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原现场开挖方案中的坡率不合理,不能控制边坡施工期间的变形和整体稳定性;放缓坡率开挖能有效地提高K102边坡整体稳定性,与原开挖方案相比,既安全又经济。  相似文献   
992.
深路堑施工     
路堑开挖是公路路基工程一种施工作业。为保证路堑开挖作业的顺利进行,应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根据工程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大力使用机械化作业,并合理安排多机联合作业,不但可以降低施工作业强度,还可以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99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基础设沲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这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隧道是通畅东西部交通的主要方式,并且隧道的建造技术也日趋成熟.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有着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自动驾驶系统需具备响应驾驶人意图且有效执行驾驶人意图的能力,以解决人机协作系统中存在的人机冲突、人机优势融合等问题。提出决策层“以人为主”、执行层“以机为首”的人机协作关系,构建包含驾驶人意图识别模块、基于意图识别的轨迹规划模块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的人机协作一体化控制系统框架,并重点对轨迹规划模块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开展研究。首先,结合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与注意力机制模型建立换道轨迹规划模型;在改进人工势场算法中引入模型预测控制并建立避险轨迹规划模型。其次,通过开展驾驶模拟器试验建立换道与避险驾驶行为数据集,为拟人化模型训练和模型参数确定提供支撑。然后,综合考虑车辆状态变量、控制输入与输出以及道路结构参数等约束条件,构建基于最优转向前轮输入的线性时变模型预测轨迹跟踪控制器,实现对规划轨迹的精准跟踪。最后,基于驾驶模拟器搭建人机协作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对轨迹规划模块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开展硬件在环测试与验证。结果表明:换道与避险规划轨迹光滑且平稳,轨迹跟踪控制过程中,车辆航向角与前轮转角变化平稳;所构建的轨迹规划与轨迹跟踪控制模块在确保安全性前提下可实现不同场景中的车辆运动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995.
车辙是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路面使用性能重要指标之一。在路面车辙深度指标预测中,带有噪声的数据不可避免地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为此,先采用db3小波滤波器对采样信号进行了降噪预处理,然后采用改进型灰色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路面车辙深度指标进行了预测,并与传统拟合公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准确度更高,相对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996.
结合某基坑工程实例,基于有限元软件对开挖过程中的基坑竖向位移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分步开挖的过程中,基坑竖向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基坑坑底中心位置;基坑竖向位移随开挖深度逐渐增大,最大值为60.1 mm,为基坑深度的4.32‰,符合规范要求(3‰~5‰),能满足基坑竖向位移在施工过程中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7.
以上海某综合管廊中沉井工程为例,对垫层厚度、下沉系数、接高稳定性、抗浮系数等内容进行了施工计算,并且分别对垫层铺设、沉井制作、沉井下沉、沉井封底等沉井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要强化沉井的施工计算,选择合理安全的方案;二是要注重施工过程控制,提前制定纠偏、突沉等情况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8.
重庆枢纽北左、北右联络线隧道与既有蔡东联络线双碑隧道水平最小净距只有7 m,设计采用控制爆破施工,要求既有隧道爆破振速不大于5 cm/s,施工难度极大。为减少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通过试爆获得振动衰减规律,验证开挖方式的可行性,利用试爆结果,完善了最终的爆破方案,并在正式施工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保证了重庆枢纽联络线隧道开挖工程的安全高效完成。  相似文献   
999.
邻近隧道进行基坑开挖会破坏周围土体平衡状态,引起既有隧道结构不均匀沉降,最终将对隧道安全运营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基坑开挖所导致的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基于Pasternak地基模型提出双基坑开挖引起邻近既有隧道纵向变形影响的两阶段简化分析方法,分析软土中双基坑开挖对隧道竖向沉降的影响。对比简化理论计算与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由此可得: 该简化解析法精度较高并且计算简便。此外,针对基坑侧壁与隧道轴线距离、基坑开挖深度和基坑间距等不同工况,分析双基坑平行隧道、双基坑垂直隧道、双基坑斜交隧道3种布置情况下双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竖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反映了隧道变形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为评估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对下方既有隧道安全性的影响,采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建立既有隧道在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影响下的变形计算模型,基于Mindlin公式分别给出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影响下的附加荷载计算方法,提出既有隧道竖向隆起变形安全性控制标准为12 mm。以四川沿江高速宁巧隧道-隧道锚体系为例,分析既有隧道在隧道锚开挖及承载影响下的变形特征,研究表明:既有隧道变形呈“凸”形,最大变形量位于锚塞体正下方附近,且随着与锚塞体距离的增大,隧道变形逐渐减小,最终收敛;既有隧道变形量随着围岩等级的降低及隧道-隧道锚间距的减小而增大;Ⅲ、Ⅳ级围岩条件下,隧道整体处于安全状态;Ⅴ级围岩条件下,隧道变形量在隧道锚开挖过程中已超过控制值,需要采取围岩加固、结构加强等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